潍坊杠子头

家乡区县: 潍坊市昌乐县

      杠子头又叫签子馍,俗称小山东锅饼。是一种起源于山东省寿光市王高地区的汉族传统面食。这是一种白面火烧,尺寸比巴掌稍大,外面都有一层金黄色的脆皮。因做杠子头火烧的面很硬,手揉不动,需用木杠翻压,故名。其特点是面硬、烤烙熟透而无糊斑,吃起来脆口,越嚼越香。

       杠子头。山东寿光地区有名的硬面食品。和硬面,用枣木杠子压。中间薄,有孔,边厚。古时,用麻绳串成串,挂在鞍边、车旁,食之方便。凉吃越嚼越香;热吃,用菜、肉去烩,柔韧不散, 非常有味。
      做火烧的面很硬,手揉不动,需用木杠翻压,故名。其形圆、个头大,每个约250克,边厚里薄,中间隆起。其特点是面硬、烤烙熟透而无糊斑,吃起来脆口,越嚼越香。
因为面硬用火烤而成,含水分很少,既可现吃,又便于携带,适合旅途食用。古时,用麻绳串成串,挂在鞍边、车旁,食之方便。凉吃越嚼越香;热吃,用菜、肉去烩,柔韧不散,非常有味。将杠子头火烧切片或掰碎,葱姜爆锅,添水,加入肉丝鸡蛋木耳青菜等,烧开,下入火烧或将火烧片放入碗中,浇上热汤食用,口感柔软筋道,老少皆宜。

       杠子头用麦曲印发面浅子,发酵好后,加入两倍于面浅子的干面卷揉,因面质硬,故用杠子压卷,揉合,然后以到断为几块,多次卷揉,直到面柔和后再剁成相等面块,逐渐卷揉做成生馍。将其放置热炕上慢省(发酵),待馍省开后入锅,放入备好装有竹签的竹篦子,把生馍一个个插于竹签上,蒸熟后,从签子上取下出锅,即为成品。

在枝头跳舞的风(2014-11-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