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交通

家乡区县: 连云港市赣榆县

概况

连云港位于南北过渡和陆海过渡的交汇点,是国际通道新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为陇海、兰新铁路)东端桥头堡,具有海运、陆运相结合的优势。连云港港是中国沿海十大海港、全球百强集装箱运输港口之一,开通了50条远近洋航线,可到达世界主要港口。对外公路全面实现高速化,密度在全国、全省名列前茅,连霍高速公路(连云港——新疆霍尔果斯)、同三高速公路(黑龙江同江——海南三亚)两条国家级高速干道在此交汇,204国道穿境而过,是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之一。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36千米,密度达451千米/百平方千米。境内铁路全长99248米,可直达全国各大中城市,并开通至郑州、西安、成都、兰州、阿拉山口和绵阳等地的集装箱运输“五定”班列,客货运列车可直通北京、上海、南京、武汉、成都、宝鸡等大中城市,承担新亚欧大陆桥90%以上的过境集装箱运输。民航机场达到国际4D级标准,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0多条航线。2010年12月,开通至韩国首尔航线。连云港已形成海、河、陆、空四通八达的立体化、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具备较强的物流承载和运输能力。
铁路

连云港有连云港东站、连云港站、东海县站3个客运站。
连云港紧紧依托陇海铁路线,连云港铁路客运和货运列车可直通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成都、武汉、西安、宝鸡、兰州、乌鲁木齐等大中城市,并通过京沪线、京九线、陇海线等连接中国各地。已经开工建设的铁路有连盐铁路(沿海铁路江苏段,连云港-盐城-南通-上海)、青连铁路(青岛-日照-连云港)、连淮扬镇铁路(连云港-淮安-扬州-镇江)等,规划的铁路有徐连客运专线(陇海客运专线东段,徐州-连云港) 、临连铁路(临沂-连云港)、连宿蚌铁路(连云港-宿迁-蚌埠)。
航空

连云港白塔埠机场为军民合用机场,占地5平方公里,位于连云港西25公里,东海县境内。1984年经中央军委、国务院批准,使用白塔埠机场开展航空运输业务。1985年3月26日开通第一条民用航线。
《连云港机场总体规划》于2008年10月31日通过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评。根据规划,连云港民航机场的发展定位为区域性国际大型机场 。
公路

连云港是全国45个公路枢纽之一,国家42个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公路对外交通已全部实现高速化,国家重点建设的沈海(同三高速沈阳至海口段)﹑连霍﹑长深、三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是中国最长的两条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和连霍高速的惟一交点。
港口

连云港港位于黄海之滨,中国沿海中部的海州湾西南岸,江苏省的东北端,
位于北纬34°44',东经119°27',港口北倚长6㎞的云台山,为横贯中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陇海、兰新铁路的东部终点港。与韩国、日本等国家主要港口相距在500海里的近洋扇面内,是江苏最大海港、苏北和中西部最经济便捷的出海口、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以腹地内集装箱运输为主并承担亚欧大陆间国际集装箱水陆联运的重要中转港口,集商贸、仓储、保税、信息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沿海商港。《连云港港低碳港口建设实施方案》通过交通部专家评审,这标志着连云港港成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首个低碳港口建设试点港。
连云港港未来将形成由海湾内的连云主体港区、南翼的徐圩和灌河港区、北翼的赣榆和前三岛港区共同组成的“一体两翼”总体格局。200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8500万吨,集装箱运量200万TEU。2008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冲刺亿吨,集装箱运量300万TEU大关。
2011年3月17日,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开工仪式在连云港徐圩港区隆重举行,这标志着连云港港沿海深水大港建设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
BRT

2012年10月1日上午,BRT一号线全线通车。连云港快速公交系统(BRT)是201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民生工程、重大交通工程。是继常州、盐城之后的江苏省第三条真正意义的快速公交线,是我国第16个建设快速公交系统的城市,是目前江苏省建设周期最短的一条快速公交线。由西向东贯穿连云港整个城区。它的建设,对于改善公交服务、方便群众出行、促进城区之间互动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连云港快速公交系统(BRT)由快速公交主线B1、B3、环线H1和H2及配套支线(B11、B12、B13、B15)组成。整个系统长136.9公里,其中,主线为 34公里,环线为18公里,配套支线为84.9公里,它贯通了连云港城区的东西南北,并将之贯穿起来,连成一体。

黑色眼线指尖轻蔑(2014-11-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