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特产-春不老

家乡区县: 江西省鄱阳县

     “春不老”为鄱阳名菜,仅产于东湖四岸及上土湖的西门、高门一带,也就是在鄱阳镇旧城周边生长,出城数里则变为芥。“春不老”虽为芥菜的一种,但生在鄱阳镇却与芥菜有了很大差异。其色如墨,叶片较芥为小,且肉质紧密,有茸毛,叶茎肥大如菘(白菜),呈羽状或不整齐羽状分裂。叶片辛香浓烈,八、九月种,初春收割。制成齑,本地称之为“春不老腌菜”;有蒸晒为霉干菜,称之为“春不老盐菜”。或沤肉、或煮黄颊鱼、或作羹、或独炒,香脆爽口,健脾开胃,回味绵长。
鄱阳“春不佬” 鄱阳县蔬菜名产,叶片墨绿,为羽状分裂或不整齐羽状分裂形,有茸毛,柄具翘狭,植株含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肉质紧密,味重辛辣,尤以鄱阳镇西门、北关所产最佳。鄱阳种植“春不佬”菜历史悠久,以其制作腌菜,风味独特,鲜香开胃,味道极佳。夏天用春不佬腌菜烧肉,久存不坏;用其煲汤,清咽利喉,清火降压。春不佬腌菜与“黄牙头”鱼同烹,味道奇鲜,为鄱阳传统名菜,久负盛名。“春不佬”现为江西省新安食品有限公司开发的地方特色食品之一,深受消费者青睐。

       有文字记载:“春不佬仅产于鄱阳镇东湖四岸及士湖的西门和高门一带”。记得有首歌,歌名叫《小芳》中提到的那个年代,鄱阳知青为报答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不乏其人把春不佬引入田畈街、莲花山、古县渡、磨刀石等乡村播种,可是播种春不佬,收获却类似芥菜,明显变种、变味。有人考察过,以东湖为中心,方圆十里内可播种,出围非也。
春不佬又称“不老菜”,这是一些研究人士对它的利喉、清火、降压、延缓衰老之功效的又一别称,它作为一种绿色食品,无论是早、中、晚餐,还是休闲小吃,只要有它的参与,胃口大增,人还特别精神,不说它具美容作用,但确实比某些美容产品更具美容理念,“西游记”里那些妖魔鬼怪称“吃了唐僧肉会长生不老”,那只不过是千百年来人们对长生不老的一种追求和幻想,只有绿色之道才可延缓衰老,春不佬腌菜沤肉可以久吃不坏,就是一个佐证。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佬菜首当其冲,不愧摘取如此殊荣。
春不佬还是鄱阳的一道风景线,记得20世纪五六十年代,鄱阳镇除了西门、高门、东湖、黄家洲等农村种春不佬外,靠近东湖的城镇居民在自家的菜园地里也种了不少,远看一片丹青墨绿,近观叶子为羽状分裂或不整齐性羽状分裂形,柄具翘犹太狭,肉质紧密,味重辛辣。收获季节,老表们挑着一担一担的春不佬,走街串巷叫卖,居民你一百斤,他两百斤不等买下。很快街巷两侧,前庭后院晒满了春不佬。开始铺地抛晒,半晌工夫后抢洗,同时牵绳拉杆,把洗清的一棵棵码在绳上,杆上,水淋淋的墨绿和穿梭其间姑娘小伙、大人,小孩,宛如一幅幅画的杰作。晒干后切,切后腌,切碎做腌菜,不切做盐菜,做盐菜还有一道蒸晒工艺,过程中还有拌、揉、装罐、密封等。
时过境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江西新安食品有限公司对春不佬进行了综合开发,种植都集中在蔬菜种植基地。春不佬也增添了新的注释,并推介到国内外和海内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身驻鄱阳,名扬四海。春不佬的实在,健康向上和它的坚定不移的品性也随之发扬光大。

oaim(2014-04-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