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家乡介绍——镇宁波波糖

家乡区县: 安顺市西秀区

波波糖简介


波波糖,是清朝咸丰年间,当时的镇宁州知州,为在当地发展糖食,广向民间征集糖食制品。这时在钟鼓楼脚的刘家老曾祖刘兴汉认为镇宁六马盛产芝麻、糯米、麦子,于是决定以这几种农副产品作主要原料试制糖食,经过多次试验,几度失败,终于制成了酥、脆、香、甜、味美可口,别具一格的“波波糖”。因它落口即酥,制作过程中多如水波荡漾,所以又名落口酥、波波酥、波波糖。
制作过程
波波糖是用糯米加工的饴糖和去皮炒熟的芝麻粉末为主要原料,经过精心加工制作而成。将饴糖加温至四十摄氏度时,加入芝麻末,这时饴糖就能层层起酥,在将起酥的糖皮卷成扁圆形状,一个个洁白的酥糖就像春风拂荡的层层波澜,故名为波波糖。波波糖以饴糖为原料,饴糖清甜易消化,经过麦芽酶的作用可变为葡萄糖,直接进入血液,极富营养,加上芝麻末,更加香甜酥脆,入口即化,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品。
波波糖相传原是镇宁附近苗族王宫中的宫廷小点,后来其制作方法流传出来,经过不断加工,才形成今天的波波糖。
它的制作过程有:发、榨、熬、扯、起酥等十几道工序。它不仅好吃,经鉴定还含有大量维生素丙、葡萄糖和脂肪,营养丰富。并有润肺、止咳、化痰和助消化作用。

波波糖,初名饽饽糖,贵州四大著名糕点糖食之一,明朝(1503年)产生于苗族王宫中,常被用作宫庭点心。前清渐渐传至民间,晚清得以发展,至今己有500多年历史。首先发展者是刘功达祖辈刘兴汉。清朝咸丰年间,刘兴汉当时应知县“征集制糖佳品,发展镇宁糖食”之召,利用当地六马盛产的芝麻、糯米、麦子,依据自己积累的经验,经过发、榨、熬、扯、酥等十几道工序,反复试验,制成“酥脆香甜、美味可口、色泽鲜黄、别具一格”被官府评为上品的饽饽糖。因它落口即酥,制作过程中多如水波荡漾,所以又名落口酥、波波酥、波波糖。由于是刘氏在民间首创出名,因此文人墨客为表恭贺还赠联云:[1]
“镇宁城,钟鼓楼,即宏且高,高临全宇称魁首;
功达号,波波糖,又脆又香,香酥沁人誉名州”。

胡银(2014-11-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