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就有“穿海州、吃板浦”之说,板浦据说已经出口东南亚,比起广式香肠,板浦香肠有过之而无不及,具体味道怎么形容,吃了才知道!
走在港城的大街小巷,空气里是炒板栗的甜香,小镇板浦很多人家门前都挂着自制的腊肠。腊肠虽小,道道却很多,处理肠衣,调料,阴干,每一部都有讲究,每 ... 小镇的居民说,自己家在冬至前后做的香肠,给亲戚好友送点,剩下的还可以一直吃到明年春天呢!
以饮食文化闻名遐尔的板浦镇,素有“穿在海州,吃在板浦”的美称。而具有浓厚民间风味的“板浦黄四麻香肠”又在板浦众多有名小吃中独领风骚。
板浦镇香肠,始于清初,康熙帝首次南巡途经板浦,曾品尝过“板浦香肠”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清朝著名文字家袁枚品尝了“板浦香肠”后大为赞赏,即把制作香肠的配方和工艺编入了他所著作的《随园食单》一书中。
板浦黄四麻精制五香四味香肠,家传已近200年,采用上等猪腿精肉85%、肥肉15%,加入丁香、肉桂、大茴、花椒、白糖、精盐、姜汁以及酱油等作料,经过精工制作,口味奇特,为餐宴之佳品,深得用户赞许。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