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美食光饼是福建福清传统的汉族风味小吃之一。
在福州,人们通常把饼面没有芝麻的叫“光饼”,有芝麻的叫“麻饼”。但在距福州60公里的福清市,人们则把饼面有芝麻、中间无孔的叫“缸饼”。
口感:要论“津津有味”,比较起来,还是福清人做的缸饼略胜一筹。福州人做光饼,从前一向用木炭烘炉,现在为图省事,多半改用电烘箱烤了。而福清人做缸饼,至今还保留着自己的一套,不但新鲜,而且有趣,夸张点说,简直可称之为融音乐与舞蹈为一体的劳动艺术。
技术:他们烤缸饼用的是一口高近两米、直径约有一米的外裹黄泥的大缸。先用成捆的松枝在缸内点起冲天大火把缸壁烧“白”,缸底只剩余烬,然后把做好的饼胚,由两人合作,伸手入缸,飞快准确地贴在缸壁之上,若是迟缓一点,就怕那光着的手臂要烤出泡来。由于烤光饼时面对着的是一只大火缸,所以不分冬夏,两人都打着赤膊。他们一个递胚,一个接胚往缸里贴,身子一伸一欠,一俯一仰,动作敏捷,配合默契,再加噼噼啪啪的贴饼声,仿佛音乐伴奏,节奏感十分强烈。不消十分钟,几百只缸饼便全部贴完,然后再用炭火慢慢把饼烤熟,真是叫人大开眼界。在这种大缸里烤出的缸饼,只只金黄,十分香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