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客家习俗喜迎新春

家乡区县: 广西博白县

除夕扫旧

一年的积聚和准备,仿佛都是为了除夕的团圆和春节的"狂欢"。而含蓄沉稳的博白客家人,"除夕扫旧"是家人团圆和喜迎新春佳节的前奏曲。在除夕之前或除夕当天,家家户户要用新扫帚打扫庭院、擦拭门窗桌椅和周边道路,还要用长长的竹杆绑上新扫帚,扫除房屋墙壁和房顶上的蜘蛛网、泥尘等,意为扫除一切旧的、脏的东西,来年一定会大吉大利。同时大人小孩都要"净身"(洗澡),洗掉一年的晦气,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新年。按照习俗,除夕扫旧和"净身"必须在除夕下午前完成,过年后要一直到大年初三才可以再次扫地和洗澡。

上红

客家人寻根意识十分强烈,过年时,博白县农村家家户户贴上对联、年画。各家除了在厅堂、大门口贴上鲜红春联、门神或年画外,还要在土地社头、宗庙、灶君台、各房门顶贴上红纸条,甚至杂物间、厕所、禽畜栏前、家俱床铺以及米缸、水缸边都得贴上,真正是满堂红,充满喜庆吉祥氛围。这被称为"封岁",也叫"上红"。

祭祖

除夕,是一年的团圆日,是新年最为热烈、喜庆的一天。这天,最为繁忙,俗语说:"年三十的砧板--没得闲!"在吃年夜之前,首先要祭祀祖宗。贡品以鸡鹅鸭和猪肉为主。先祭祀宗庙祖先,接着祭祀土地神。供桌上,除摆放饭菜、蜡烛、香、酒杯、香炉、纸钱及筷子外,一般少不了年糕等,这些祭品取吉祥、生财、勤奋之意。在博白县龙潭镇、大坝镇等农村,祭祀祖宗时往往都是要等到同一祖宗的家家户户全部来齐,然后再燃放烟花炮竹,庆贺一年的丰收,祈求来年平安、如意、发财。

年夜饭

祭祀祖宗后,一家人才团团圆圆吃年夜饭,这一餐一定要吃点饭,表示吃到了"年饭",长了一岁。吃饭时,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在许多乡镇,客家人也喜欢一起喝酒,共同庆祝年三十。

除夕晚宴上,客家人往往要做一道菜,那就是"年汤",主要有大肉、萝卜、肉丸和菇类。扣肉、鸡肉、鱼、粉丝等菜是必不可少的。鱼是取年年有余之意,粉丝由有天长地久之意。

明灯守岁

除夕晚上要守岁,意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如走廊、柴房、牛栏、猪舍等也要点上灯。到晚上十二点整,要供奉点心茶水,并燃放烟花炮竹。燃放烟花炮竹往往延续好几个小时,客家人在热闹的烟花炮竹声中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黄春花(2014-11-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