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白尘(1908~1994),中国剧作家、戏剧活动家、小说家。原名陈增鸿,又名征鸿、陈斐,笔名墨沙、江浩等,江苏淮阴人。青年时代在上海求学。1930年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从事戏剧活动,曾参加南国、摩登等剧社。后回家乡从事革命活动,1932年7月任共青团淮盐特委秘书,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在狱中创作了一些短篇小说和独幕剧。1935年出狱后在上海从事文学创作。抗战开始后,在各地坚持进步的戏剧活动,创作了大量剧本,代表作有《乱世男女》、《结婚进行曲》、《岁寒图》,《升官图》等。解放后参加创作了电影剧本《宋景诗》和《鲁迅传》等。文革后重操文笔,1978年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陈白尘对于讽刺喜剧有着独到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的果戈理”。
中学时代就接受“五四”新文学影响,写新诗和白话小说。青年时代在上海求学。1930年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从事戏剧活动,曾参加南国、摩登等剧社。后回家乡从事革命活动,1932年7月任共青团淮盐特委秘书,后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在狱中创作了一些短篇小说和独幕剧。1935年出狱后在上海从事文学创作。抗战开始后,在各地坚持进步的戏剧活动,创作了大量剧本,代表作有《乱世男女》、《结婚进行曲》、《岁寒图》,《升官图》等。 解放后参加创作了电影剧本《宋景诗》和《鲁迅传》等。1977年创作了历史剧《大风歌》。曾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1978年后受聘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主持建立了戏剧影视研究所,这是国内第一个戏剧学专业博士点,培养了许多戏剧人士。
文学成就
小说:陈白尘早期主要从事小说创作。1927— 1929年,有短篇小说集《风雨之夜》和长、中篇小说《旋涡》、《一个狂浪的女子》、《罪恶的花》、《归来》、《岐路》等出版。30年代写作的小说陈白尘作品,短篇多收在《曼陀罗集》、《茶叶棒子》、《小魏的江山》3部集子中,中篇则有《泥腿子》单行本问世。
散文:陈白尘也是一位散文作家。《五十年集》中收了他30年代以来的部分散文作品。晚年散文创作更加成熟,有回忆录似的长篇散文《云梦断忆》(1982)、《寂寞的童年》(1984)问世。
剧本:陈白尘的文学成就突出表现在剧本创作上。从 30年代到80年代,共写作话剧及电影剧本50多部。喜剧和历史剧尤为所长。讽刺喜剧《恭喜发财》(1936)、《魔窟》(1938)、《乱世男女》(1939)、《后方小喜剧》(1940,包括《未婚夫妻》、《禁止小便》即《等因奉此》等独幕剧)、《结婚进行曲》(1942)、《升官图》(1945)以及根据鲁迅原著改编的《阿Q正传》(1980)和喜剧电影《幸福狂想曲》(1947)、《乌鸦与麻雀》(1948,集体创作,陈白尘执笔)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有的剧本如《升官图》和《阿Q正传》等在国外有译介和演出。
除喜剧和历史剧之外,陈白尘的代表作还有《岁寒图》(1944),这是一部带有悲剧性的正剧,表现了旧中国知识分子的浩然正气和苦斗精神。它与《升官图》的思想是相通的,只是以不同的美学手段,暴露了40年代国民党统治区的黑暗现实。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