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她们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道德的领路人,给予我们阳光、雨露,滋润着我们茁壮成长。”近日,在北武当镇寄宿制小学五年级班会上,学生的真情表白,让人真切地感觉到,该校的德育教育理念在实践中获得了成功。
去年,经过不懈努力,北武当镇寄宿制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结出文明之花,受到上级的表彰。“这是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肯定。它既是一块闪亮的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种无形的鞭策。”该校校长高桂林对笔者说。
北武当镇寄宿制学校位于北武当镇河庄村,是全镇唯一的一所寄宿制小学。在这所小学里,学生一周有5天吃、住、学习在学校,学校不仅是学习和锻炼的场所,也是他们生活和休息的家园。该校老师把无私的爱奉献给了孩子,用他们的青春和激情染绿农村山区孩子贫瘠的精神世界。
育人先育德,学会做人是该校校训的核心。该校坚持“德育兴校”,转变育人模式,以人文精神培育为重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和谐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逐步提高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事。
在德育的实践和探索中,该校逐步形成了6大系列教育活动。即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活动,锻炼学生自我能力,增强集体凝聚力,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礼仪常规教育活动。以校园礼仪和日常礼仪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增强学生的文明意识;体育艺术2 1教育活动。大力开展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文体活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课堂教育活动。学校开设了美术组、音乐组,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培养学生“合格十特长”的全面发展意识;书香校园活动。每天的阅读时间有教师指导,每周一诗的积累,让学生感悟中国古老文化的精髓,营造浓厚读书氛围;常规教育活动。通过升旗仪式、班队活动等,帮助学生端正态度,确立规范意识,增强纪律观念,磨练坚韧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没有德艺双馨的教师,就培养不出德才兼备的学生。老师们像母亲一样关爱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贫困学生找课外书供孩子学习,为孩子们缝补破衣服,为生病的学生送医送药,为差等生补课……一个个师生之间的真情故事,温暖着孩子们的心,帮助他们走出生活困境,提高了学习成绩。
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生活的家园。去年以来,该校从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入手,加强住宿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养成讲究卫生、热爱劳动和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同时尽量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播放红色经典影视剧、学唱红色经典歌曲、阅读红色经典图书、讲红色故事,让孩子们在大家庭中感受温暖、快乐,师生之间互相帮助,亲如一家。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北武当镇寄宿制小学德育工作的文明之花开遍校园,红满武当,成果累累,受到上级的表彰和全镇人民的称赞。高桂林说,今后,她们将用人文的德育理念去构建教育实践的航标,用生命的赤诚去诠释德育教育的新内涵。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