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坝港紫菜

家乡区县: 南通市海安县

“中国紫菜之乡”、“中国鳗鱼之乡”、 “中国渔网之乡”、“世界河豚鱼之乡”……拥有这些“中国”、“ 世界” 特色“海味”头衔的地方,谁能想到,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沿海乡镇——苏中海安县老坝港镇创造的奇迹。
老坝港镇,是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境内唯一的沿海小镇,也是江苏省乡镇中人口最少、海岸线最短、拥有海洋自然资源最少的乡镇,全镇面积只有16平方公里,全部耕地才2万亩,海岸线也仅有8.3公里长。
近年来,老坝港镇围绕海洋特色经济,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确立了瞄准市场行情建载体,立足农业增效建协会,围绕特色产业建基地,促进了海洋特色经济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在半农半渔的自然条件下,走出了一条海洋特色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进而发展成为名震苏中、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紫菜之乡”、“中国鳗鱼之乡”、 “中国渔网之乡”和“世界河豚鱼之乡”等称号,成为南通市和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领导引以为豪的海洋经济重镇。
在讲到海洋特色经济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时,海安县农牧渔业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谢德友介绍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老坝港镇用最少的海洋自然资源创造出了最大的海洋经济效益。谢德友站长举例说,以紫菜业为例,虽然90%的资源在镇外,90%的市场在国外,50%的劳动力靠引进,50%的资金靠融资,但是,老坝港镇在海上的养殖面积却有15万亩之多,是该镇所有耕地面积的7倍,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老坝港”。
海洋特色经济的发展,在老坝港成就了一批大产业,不仅拥有亚洲最大的条斑紫菜育苗基地、亚洲最大的黑籽鳗培育基地,而且拥有世界最大的河豚鱼繁养基地和中华鲟保种基地。一个“袖珍”的沿海小镇,竟能创造出几个中国之最乃至世界之最,绝非偶然。谢德友告诉记者,老坝港镇党委政府为发展和促进海洋特色经济,打造苏中沿海特色第一镇,在产业化、规模化的扩张方面,采取了激励扶持培育能人、资源整合向能人集中的做法,从而放大了能人的示范、带动效应;在促进海洋特色经济的有序竞争中,建立商会自治组织,以便制约行业内的恶性竞争、中介商的盘剥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在促进海洋特色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强化引进外资与激活民资齐抓、培育板块与培育品牌并重和做大龙头和做优基地并举等一系列举措,不仅使该镇成就了一批千富翁和百万富翁,而每20个老坝港人中就有一个是老板,成为各级领导重视、广大群众满意和许多媒体关注的“老坝港现象”。

 

我的家乡: http://www.wutongzi.com/kan/jiangsu/haian.html 

我的能力秀主页: http://abc.wm23.com/maowenqing1217  

胡闹是一种依赖(2014-04-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