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桥的传说

家乡区县: 宁阳县

很久以前,宁阳城西沟河纵横,水泊密布,交通很不方便。在城区吴家巷附近,住着一个姓张的老人。 张老伯住在一个茅草棚里。他头发胡子全白了,身子却很健壮,干起活做起事来,年轻人都比不上他。他砍柴、打猎、种地,样样都行。他种的庄稼又多又旺,收成很好;他种的菜,又大又好吃;他打猎,百发百中。所以,他的东西吃不尽也用不完。他自己省吃俭用,却乐善好施。只要是来求他的,不论邻舍、朋友,还是过路人或叫花子,他都尽力帮助。

有天晚上,他刚做完饭,忽然,一阵清风吹来,从外面走进来几个人,其中还有一个女的。头一个走进来的是一位白胡子老头儿,手上拿着一个渔鼓简。他对张老伯说:“老丈,我们路过此地,想借宝地歇歇脚,行不行啊?”张老伯高兴地说:“只要你们不嫌弃就行。不过我这茅草棚子太窄了,怕你们坐不下。”长者说:“不要紧,我们挤一下就是了。”

说也奇怪,平日进三个人都觉得挤的小棚子,现在走进八个人,还觉得很宽敞。张老伯正有点儿奇怪,却听其中一个穿得破破烂烂、拄着拐杖、身背酒葫芦的络腮胡子说:“老丈,我们几位都饿了,你这里有东西吃吗?”张老伯连说:“有,有,有。想必你们几位是远道来的,饿急了,我今天正好打了一只兔子,就拿来款待客人吧。”说完,搬来一缸酒,又端来一大盘子香喷喷的兔子肉,放在一张小方桌上。

一个手中拿着玉箫的书生提议说:“今夜月色甚好,我们移至田间地头,对月畅饮如何?”那个络腮胡子首先拍手叫好,其余几个也表示赞成。他们有的提壶,有的端盘,有的搬桌子,来到田间地头宽敞处,每人找来一块石头当凳子,一边饮酒一边说笑。张老伯一会儿给他们烧水泡茶,一会儿又到地里给他们采摘新鲜蔬菜,炒菜下酒。

夜深了,星星眨着眼睛在打瞌睡。八个饮酒的人,也都一个个醉眼朦胧一个敞胸露怀的大肚子对张老伯说:“老丈,劳累了你一晚,我们如何报答你呢?你想要什么,我们都能办到。”张老伯摇了摇头说:“我什么都不要。”络腮胡子说:“你的茅草棚子这么小,你不想要一栋好房子吗?”张老伯微笑着说:“天地可以为庐,何况我现在还有这个茅草棚子遮身,足够了。”一个五绺须、长眉长目、身背宝剑的道人说:“老丈,人间福禄寿喜,随你挑选。”张老伯说:“我把富贵福禄看成是绳索,我不愿让它们捆住我的手脚,至于寿嘛,生老病死这一关,人人逃脱不了,就顺其自然吧。”这时,那位美貌的女子开口说:“人间福禄寿喜你都不爱,想必你看破红尘,想超凡成仙吧?”张老伯说:“常言说得好,无烦无恼即神仙,天塌下来,我也不晓得愁,早已是人中之仙了。”

经过大家再三要求,张老伯想了一会儿说:“你们非要我提要求,我就提一个吧。我们这里沟河很多,桥很少,到县城那边去,因为没桥,要绕道多半天,太不方便了。你们要能帮助修座桥,方便方便大家,就太好了。”长着络腮胡子的黑脸拐子连忙说:“这个容易,我们答应你。”

八个人出去了,张老伯没有跟出去,他在家里给他们烧茶水。等水烧好,给他们送茶时,只见一座大桥横架在宽宽的河面之上。那八个人正从桥上走下,往远处去了。张老伯在后面一边喊,一边追,八个人向张老伯挥了挥手,驾起祥云飘走了。

张老伯回到桥上,细看大桥,平平整整,宽宽敞敞。他满心欢喜,在桥上来回地走着,一直走到天亮。第二天,附近的百姓看见了这座桥,个个高兴得不得了。

大家根据张老伯说的情况,猜想准是八仙下凡建的桥,便将这座桥起名八仙桥。从此,县城南的人到县城,再也不用绕道走半天了。

逆鳞(2014-11-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