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戏,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列子·汤问篇》记载,周穆王时,就已经有木偶表演。宋代,傀儡戏进入全盛时期,形式成熟,种类繁多,出现了杖头、提线木偶,还有药发傀儡、水傀儡和肉傀儡等种类的傀儡戏表演。
艺术特点 宁阳木偶是由全国唯一四根棍发展为三根棍的杖头木偶,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历史,号称“江北第一木偶”。唱腔以山东梆子、山东吕剧、豫剧等为主,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是全国稀有地方剧种之一。
宁阳木偶戏具有它独特的艺术特点。一是宁阳木偶戏体现着我国北方木偶独特的艺术特征。宁阳木偶戏由木偶、操纵演员、配音演员和乐队四部分组成。演员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乐队由原来的“紧七慢八”而逐步扩大到多种民族乐器齐备,甚至用上了西洋乐器;武场由锣鼓三件一人敲,改为单提单打,增强了艺术效果;宁阳木偶属杖头木偶类,最早的人子个头较小,多用香面捏制,造型粗糙,舞台窄小,形似小轿。后经孙家兄弟对其改进,木偶人子个头大似茶壶,多用木头雕刻,形象变的夸张逼真,嘴、眼、耳朵、舌头、胡须都能活动,能够传神示意。操纵木偶法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由四根棍发展为三根棍。舞台也做了大胆革新,由不足2米加宽到6—8米,高4—5米。宁阳木偶戏善于变化,尤以表演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效果最佳。演出剧目老少皆宜。1962年, 孙云滕、孙云清、孙振焕等人赴京演出经典剧目《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受到了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二是宁阳木偶戏主要演出剧目及唱腔丰富多彩。宁阳木偶戏的演出代表剧目主要有:《王小赶脚》、《陈平打朝》、《反杨河》、《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唱腔由开始单一的山东梆子又相继增添了京剧、吕剧、豫剧等多种唱腔。三是宁阳木偶戏第五代和第六代传人大胆将绘制脸谱的颜料改进为丙烯颜料,将白粉、鸡蛋清和油画色结合使用,因为丙烯颜料颜色鲜艳具有不反光、防水,不易破裂等特点,绘制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木偶的制作步骤:首先将调制好的纸浆和麻纸在木偶模具外层糊好,等纸浆和麻纸干透后,将其与模具分离。由专业人员根据生旦净末丑角色的不同,勾画脸谱,特别是眼珠、唇齿、手、眉毛等地方都要着重突出,务使木偶人子个性突出、色彩鲜明,栩栩如生。木偶的服装,根据剧中人物角色的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设计裁剪,传统戏、时装戏均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