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华,女,山东胶东人,是胶东大鼓传承人。她的父亲梁前光是这门曲艺的创始人。
胶东大鼓来自解放前流行在胶东半岛的民间曲艺“盲人调”,这种民间曲艺过去多以艺人所在县命名,如蓬莱大鼓、栖霞大鼓等。抗日战争期间,梁前光在八路军渤海军区北海军分区,是北海剧团的话剧演员。因工作需要,被派到胶东地区“盲人救国会”担当辅导员,期间给盲艺人编写唱词。梁前光通过吸收创新盲人调曲艺表演技巧,慢慢形成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他的表演所到之处,深受战士和群众欢迎,被称为梁派大鼓。1949年青岛解放,梁前光作为入城干部来到青岛后,梁派大鼓被定名为胶东大鼓。
梁金华从八九岁开始学习这门曲艺,此后五十多年曲不离口,槌不离手。据梁金华介绍,胶东大鼓有大鼓套、起声、甩腔、平板、花腔、悲调、快板、反调快板、数板、落板、散板、烧纸调等一整套唱腔鼓板结构。胶东大鼓分北、东、南三路。传统曲目,短篇有《湘子上寿》、《诸葛亮打狗》等60段,中篇有《紫金镯》、《蜜蜂记》等10余部。长篇有《呼杨合兵》、《天门阵》等10余部。梁前光新编曲词代表作有《儿童英雄李大鹏》、《上营战斗》、《血洒七里庄》等10余段。目前,梁金华正在教授的徒弟有两名。同时,她的小孙子也在学习这门曲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