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山,地处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的杨斜、麻池河、砚池河三乡镇之间。位于陕沪高速沿线,距西安80公里半小时车程,距商州市区20公里10分钟车程。秦王山属秦岭山系支脉,为商州最高峰。主峰海拔2087米,总面积115.5平方公里,是丹江与金钱河的分水岭,也是商州唯一的一处原始林区。属暖温带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四级冷暖分明,园内生态环境良好,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林中有华山松、辽东栎、山杨、椴树、千年榆等稀有乔木树种;金钱豹、野生水貂、红腹锦鸡、长耳、林麝、青羊等数十种国家保护动物。秦王山山势地理奇特,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秦王山森林公园是省林业厅2008年11月正式批准的省级森林公园。为了尽快将商州建成西安的“第二生活区”和“后花园”,商州区委政府决定开发秦王山森林公园,使其成为西安及周边地区的旅游胜地。一是保护性开发秦王山生态自然资源,开展生态旅游;二是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山上景区点,建设跑马场、特种动植物养殖场,狩猎场,瞭望台、森林康复中心、青少年野营基地、森林吊床、帐篷、野炊烧烤、森林别墅、攀岩等。将秦王山森林公园建设成为集森林观光、会议旅游、康复疗养、休闲度假、参与性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省级森林公园,使其成为陕西省及周边地区旅游人士“回归大自然”的最佳目的地。
崇祯年间,陕西山西数次大旱,流寇四起,天下大乱。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李自成得胜中原,北伐关中,10月进攻西安时,守将王根子因为对军饷不满,射箭传书到城外,约降,乱贼从西门,北门,南门三处攻入西安,秦王朱存枢试图从东门出逃,由于溃兵太多,没有成功被俘,李自成军为了增强其号召力,把朱存枢封为权将军编入军队。
1644年正月众拥戴李自成为皇帝,国号大顺,随即组阁政庭。2月李自成东渡黄河直取北京,19日攻入皇城,崇帧皇帝自缢于煤山,明政权基本结束。3月李自成即令政庭迁往北京。4月朱存枢说服王根子,二人遂趁大顺政权北迁之机,纠集铁骑二百逃至商州,梦想屯兵生息,东山再起,于是留下了北城遗址,并有了秦王爷的诸多传说。
秦王与王根子二人率兵并携带家属,从长安出发,经鸣犊过焦岱翻葛牌,数十天奔波,行至距商州城16公里处(今土门庵),得知州城尚有起义军余部,便就地扎营。当他们看到此地较为开阔,群山环抱,东有峡谷,西便撤退,就决计在此修城。
一日,秦王来至西北村,见该村座西向东,腹地开阔平坦,三面环山,正好依山筑城。而隔河相望的东南村又是一片平坦开阔地,就决定修筑南北二城。主意已定,遂派员监督百姓工匠筑城。
先修北城。南有低岭自西向东延伸近500米,高十数丈其外陡峭,故为南城墙,今叫城岭子,西北皆有高山为屏障,就只缺东城墙了,便从城岭子东端向北山根筑城墙,至今城墙遗址犹在。该村刘家庄子北侧,修地时曾挖出几道砖墙根,传说是为秦王修建殿堂的地方。庄前有一井口之地,冬无积雪,相传这儿就是当年秦王凿井取水之处。城东5里许,峡谷上口之北,有一30亩的大平台,今称将台,是当年秦王设防击鼓传讯之所。城之南过河有一沟,今称养马沟,是秦王养马之地。其沟有一偏沟叫太沟,翻沟脑过去又有一沟叫搁料沟,想必是当年藏放物资马料的地方,该沟的出口在今土门庵杨树林村。
北城尚未竣工,南城未及破土,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2月,清军入关西进直逼北京,李自成弃京南退,虽尚有500万大军,但士无斗志,加上受清军与明将左良玉腹背夹击,9月李自成兵败,死于湖北九宫山。冬月初,清兵攻入商州,秦王闻讯仓皇失措,遂带铁骑眷属弃城西逃。王根子在西10里处的咽喉之地的军岭上设防把守,准备抵御清军,掩护秦王西退。秦王一行进入军岭西斜对面的赤水峪,欲上高峻的良馀山(今秦王山),行至半峪,进入一偏沟,今称剪子沟,相传秦王仓皇间将剪子丢于此,故名;另有一沟,今唤漏桶沟,传说当地山民由此沟为秦王挑水,挑往秦王住地仅存半桶,因此取名。
相传秦王在此隐遁半月,一日登上山顶,举目东望,北城就在脚下,他痛感自己先遭义军后遇清兵,生不逢时,不知安身何处,不由泪如泉涌,竟流成潭,今称疚潭。后人于良馀山顶筑秦王庙,尊秦王为秦王爷,改良馀山为秦王山,疚潭也成为后世人抗旱祁雨向神要水的必去之地。有民谣:“只要五社(土门庵解放前的称呼)捎个话,秦王爷就给把雨下。”
世事沧桑,清兵得势后秦王与王根子所带兵马纷纷溃散,最后只剩下十几人向西而逃,下落不明。
无情的历史,注就了明王朝的颠覆,一场农民起义,使豪强贵胄、封建王候不甘于失败与死亡,他们在空隙与机会中作垂死的顽抗挣扎,可惜怎么也挽救不了他们灭亡的命运。倒是把诸多的遗迹与传说留给了后人谈笑、评说。
有诗云:
秦王伺机逃商州,
东山再起筑城池。
闯王兵败清兵到,
黄梁一梦去无踪。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