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扬美食文化节——一泓清泉汇江海

家乡区县: 江苏省清河区

淮扬美食文化节——一泓清泉汇江海

水乡泽国 远古滥觞
江海之源,亦不过是一泓清泉。
淮安地处淮河下游,江海腹地,河湖众多,原野广袤,气候温和,禽鱼虾蟹四季丰盈,时鲜果蔬接踵上市,自古便是物产富饶的鱼米之乡,为创制美味佳肴提供了厚实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施展空间。
淮扬菜美食文化的历史,可追溯至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淮安市楚州区青莲岗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用于烹饪饮食的陶器种类繁多且占有相当比重,煮、蒸乃至酿酒已属平常,烹饪技艺可见一斑,美食文化初见端倪。水乡泽国,既无山珍,亦无海味,然勤劳智慧的江淮人民,就地取材,土菜细作,竭智竭能,求精求新,积千年之功,夺山川造化,用心血和汗水孕育了堪称异珍瑰宝的烹饪技艺,使淮产之“鱼虾蟹鳖”名扬天下,淮生之“山药蒲菜”身价百倍,以凡鱼野蔬与山珍海味分庭抗礼!
博采众长 走向巅峰
淮扬菜是包容的、开放的、中和的——淮扬菜生发、演进、成熟的过程,则是淮扬菜这一特点的最好注脚。
早在隋唐时期,山阳渎连江接淮通海,使淮安、扬州成为南北交通枢纽。迨及明清,因河而盛,二者皆成运河之都,服务业迅猛发展,山阳城南一直到清河马头镇,“清淮八十里,临流半酒家”,餐饮业繁盛之极,“两岸烛龙照寒水,恰似星河落九天”,通宵营业,日日不休。明中叶改行“纲盐法”后,各省盐商巨贾麇集淮扬,漕运总督还兼巡抚淮扬等地政务,公私往来极其频繁,加快了淮帮菜与扬帮菜、徽帮菜相互渗透融合。至清代,河道总督移镇清江浦,辖淮扬道等四道二十四厅,与淮南北大盐商一起,将饮食侈糜之风推向极致。烹坛各专项技艺顶尖高手求新求异,博采兼容,糅合南北,渐成和精清新风格。至清中后期,淮扬菜已经成为中国古典四大菜系“川淮鲁粤”之一。
百川归海 终成一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任何地方都有独具风味的肴馔,但若要成为菜系,还须有丰富多彩的风味独特的名肴名点组成系列,各种肴馔制作又要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使之构成一个整体;在原料选择、调料运用、烹调技艺等方面也要具有自己的特点;同时还要有庞大的厨师队伍,有较强的辐射影响力。
从乡土化、文人化走向贵族化、豪奢化,再从高层次回归,到19世纪后半叶,以全鳝席为龙头,全羊席、全鱼席为两翼,淮产名蔬珍馔与之相辉映的淮菜系列已基本完善。据统计,其中独创或首创的经典肴馔400余品,具有地方风味特色的佳肴名点1300余品。晚清民初,淮安与同是“中国淮扬菜之乡”的扬州以及镇江、南京、苏州、杭州、上海一道,各骋其强,各恃其长,共同推动了淮扬菜的繁荣发展,最终使之成为蔚为大观的现代菜系。

vera(2014-11-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