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古代关岭县与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同为夜郎国属地。相传为三国蜀国大将关索在现关岭属地守御而命名关索岭。明洪武五年(1392),关索岭守御千户所并入永宁州,民国二年(1913)废州置永宁县,三年(1914)更名关岭县。1949年年底解放,隶属安顺地区,1956年划归黔南自治州管辖。
1958年,关岭、镇宁两县合并为镇宁县,复归安顺行署管辖。1961年,两县分开,复置县。1981年改为自治县。建制一直未变。
艺术
关岭境内具有悠久的文学创作和艺术创作历史。文学创作有诗歌、民间文学。诗歌创作于明清两代,并最为兴盛,至今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民间文学创作以少数民族民间叙事诗歌为主,解放后创作了大量的民间叙事诗。1958年,境内民间诗歌创作达到高潮。是年,各地俱乐部、宣传队创作的诗歌有26000余首。 民间文艺丰富多彩,誉满海内外。艺术创作有清代的书法、解放前的音乐、解放后《声无哀乐论》等音乐学术论文的发表、摄影、美术、雕刻。有主要为苗族、布依族的织棉、蜡染、桃花、银饰等民间传统工艺美术;有主要流行于苗族、布依族地区和村寨的铜鼓、芦笙、唢呐、勒尤、姊妹萧、四弦胡、牛角二胡、月琴、木叶等民族乐器;有流行于或流传于民族间的木鼓舞、芦笙舞、花棍舞、踩堂舞、玩龙舞、狮子舞、地戏、歌剧、话剧等精彩的民间舞蹈。
节日
春节又叫“过年”,时为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是关岭最隆重的节气,凡外出人都得赶回家团聚。一过腊月,城乡家家忙备购年货,买酒、割肉、打菜油、打米面、煮甜酒、做豆豉、炕腊肉、做香肠、捏血豆腐、打达尔粑。腊月底,打扬尘、美化住室。除夕当天,张贴门神、对联、杀鸡煨肉、备办年饭,午后晚饭前,烧香点烛,菜肴上桌,先祭供祖宗片刻,即鸣放鞭炮,烧钱纸,家人行跪拜礼后,全家围坐吃“团圆饭”。晚上添旺炉火,全家围坐吃干果水果看电视“春节晚会”节目,长辈给少年儿童发“压岁钱”。零点,家家燃放炮竹、礼花,以贺新年的到来。正月初一至初三,各家继续备办汤圆、酒菜,供奉祖宗,人大小孩多穿新衣,集于城镇街巷,村头场院,游玩嬉戏,大街游人如织,城乡一片欢腾。初三、四以后,是走亲访友、娱乐、游玩时间,至亲好友设宴互请,拜年祝福。春节期间,民间娱乐活动主要有摔花包、玩龙、跳花灯、荡秋千和球赛。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早饭多吃汤圆、荷叶粑,晚饭仍备有丰盛的酒菜佳肴。入夜,家家灯火通明,城郊村野的坟场上,各家各户都给亡人烧香亮“灯,”灯火映红天际。如有耍龙、灯谜会,更是热闹壮观。民间有“三十夜的火,十五的灯”之说。
过年习俗一直流传至今,现在法定放假3天。过年内容更为充实,如机关举行团体拜年,给烈军属、五保户拜年、慰问离退休人员、举行文艺晚会和体育比赛等。
清明节,在阳历四月初,是民间祭祀先人的日子。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是给亡坟祭扫添土立碑的日子。清明这天,各家各户备办香蜡纸烛,酒肉饭菜,带到坟上,供祭亡人,插上坟标,又叫“挂青”,烧化纸钱。供毕,就席地饮酒吃饭。有的人家逢吉年联络族人给远祖老人立碑、迁坟、杀猪宰羊上大坟,供品极为丰盛,香烟缭绕,炮竹声连绵不断,各房人依辈份给亡人跪拜、叩头。解放后,为悼念先烈,机关职工,学校师生每到清明节要给烈士扫墓,敬献花圈。民间扫墓上坟习俗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破旧遭禁,现在又恢复旧俗。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或端午,时为农历五月初五,作为屈原殉难的纪念日。这天,多数人家于大门两侧插挂香艾、菖蒲,用大蒜雄黄水喷撒墙壁、沟道以避邪气。人们都要吃棕子、饺子,饮雄黄酒。中午人们都喜欢穿新衣、买草药,出门游玩,俗称“游百病”。这个节气城镇较隆重,农村简单得多。
中元节,俗称“月半”,时为农历七月十四、十五日,传说为祖先灵魂回家探亲的时间。七月初一至十四、十五,各家在堂屋一侧悬挂祖宗牌,安设几案,置香烛、果品、麦芽,接“老祖公”回家供奉,每天香烛不断。到月半晚上,置备丰盛酒菜,祭供祖宗以后,将封写好的冥钱和纸印的“夫马神像”一起堆放于自家门口,点香烧化,再把香插于附近路边,以示送老祖宗回程。有的折纸船,点灯其中,放于沟河之中,顺水漂泊,谓之以“放河灯”。解放后,烧包作为一种迷信一度被禁止。80年代以后,七月半烧包在城乡兴起,市面上有印好的封皮、打好的钱纸、金银纸印折的“元宝”、“狮马”、“电视机”、“电冰箱”之类出售。
中秋节,时值农历八月十五日,俗称“八月十五”。这天农村有的人家要打粑粑,城乡住户多购备月饼糖食、干果瓜果之类。一等晚上,置食品于大门处祭供“月亮婆婆”,然后全家团聚边用果品边赏月。有儿童好事者,偷人家的南瓜在野外煮“老瓜稀饭”吃,说是偷瓜挨骂是吉利。
重阳,时值农历九月初九。农村常做糯米粑、包谷粑,以示庆贺丰年。老年人这天喜好游乐聚会,有的结伴登山游乐,俗称“重九登高”。但城镇一般不过重阳节。1990年,国家把重阳节定为“老年节”,提倡尊老敬老,党群团体常组织开展老年人娱乐活动,增添了节日气氛。
民间农历节气还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十月初一牛王节等,但只有部分农村、少数民族才过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