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

家乡区县: 黑龙江省海林市

  历史文化
大兴安岭地区直到20世纪前仍开发不多。北部地区的开发始於20世纪初年修建第一条横贯山区的铁路——从齐齐哈尔到满洲里的中东铁路,满洲里位於东北地区西北端的中俄边界上。1931~1945年日本侵占东北期间,从中东铁路的南北各段又修建多条铁路进入兴安岭以采伐木材,其中最重要的是通往伊图里河以北的铁路。以後,这些铁路线往东延伸到伊勒呼里山,这条山脉呈东西走向,连接著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南面,近年又修了一条铁路,从吉林省白城的西北方顺著洮尔河谷地通往内蒙古的索伦及阿尔山温泉。

大兴安岭
大部分地区居住著蒙古族和通古斯族(北部),有鄂伦春和鄂温克人等。汉人多在铁路地带及主要伐木区。伐木业仍为该地区的主要经济活动。

巍巍兴安岭,积翠大森林。大兴安岭的林地有7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4.1%,在浩瀚的绿色海洋中繁衍生息着寒温带马鹿、驯鹿、驼鹿(犴达犴)、梅花鹿、棕熊、紫貂、飞龙、野鸡、棒鸡、天鹅、獐、麋鹿(俗称狍子)、野猪、乌鸡、雪兔等各种珍禽异兽400余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成为中国高纬度地区不可多得的野生动、植物乐园。在千山万壑间纵横流淌着甘河,多布库尔、那都里、呼玛、额木尔等二十多条大小河流,最终注入了边陲人民的母亲河---黑龙江。这里盛产鲟鳇鱼、哲罗、细鳞、大马哈、江雪鱼等珍贵的冷水鱼类,用“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来形容这里的野生动物资源实在不为过。

李环宇(2014-11-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