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的土坑,名“蛤蟆蹲”,每坑1或2名士兵把守。9月5日起,日军赤柴部队多次攻击九宣闸,均被守军利用工事击退。7日11时30分敌出动飞机多架,炸毁一一一旅许多工事。一一一旅艰苦反击。敌又添水路,每2人只汽筏子(可以充气、放气、折叠),由赵官屯沿南运河南进,陆路由唐官屯一带出发,大举合击守军阵地。一一一旅顽强战斗,击沉多艘汽垡子,而敌陆路又至,守军跳出工事展开肉搏,厮杀激烈,双方均有伤亡。至夜,九宣闸被占。8日,一一一旅不顾连战疲劳,两次出击收复九宣闸,未果。9日拂晓再出,参谋长邓旺熙率众潜伏河南高梁地里,见闸北一平房上插有太阳旗,旁架四五挺轻重机枪控制着闸口,急令迫击炮连速射,又命两个机枪连(当时只有团编制有1个重机枪连)各找地形,以炽烈火力掩护步兵攻占闸口,敌房上火力很快被摧毁。步兵立即冲锋,不到1小时,击退敌军,夺回九宣闸,作亡官兵廿八十人,邓营长牺牲。日军伤亡约为守军2倍,崛田中佐被击毙。此后九宣闸反复争夺,十分激烈,计7至11日失而复得3次。 烧窑盆、十八户和九宣闸的官兵,在大雨,泥水中连日苦战,以劣势兵力和武器不断杀伤敌人,使其不得前进。为料,毗连静海境南,附近友邻阵地流河镇和马厂(均为河北省青县地)营房,分别于9月10日、11日连续丢失。11日下午,九定闸附近梁官屯、王善政屯等村又陷。烧窑盆、十八户、九宣闸前后受敌,危急万分,守军遂退出南撤。途中,一些官兵利用船只尽数收容沿途受伤兵士、百姓,送往后方医院。百姓感激,称其“仁义之师”。9月12日,3地同被日军占领,静海全境均陷。 人民武装抗日战争 1939年,中共冀中军区党委派主力部队到青县、静海一带活动,团结子牙镇的民间自发武装赵璧臣部共同抗日。 1.邓庄子,小流庄之战 1941年春,日军为向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沿静海子牙河上的所有桥梁、渡口设置岗楼,严密封锁解放区。1942年1月,冀中军区第八分区派津浦支队开辟静海地区,隐蔽运河以西文安洼中。3月底,根据情报,在邓庄子伏击由静海县城西出“讨伐”之敌。日、伪军遭受突然打击,被俘70余人。5月,大城县大队在小流庄伏击东子牙伪军,俘敌数人。 2.滩头之战 1943年7月,青(县)大(城)支队攻取日伪军滩头据点,顺利攻克,迫使大黄洼、小黄洼、双楼等村的敌据点相继撤退。 3.三堡之战 1943年11月,津南支队夜袭经常作恶扰民的三堡村据点伪军,突击队员冯三(冯景泉)首先架云梯上房,逼伪军缴械投降。50余名伪军在凌厉攻势下俯 首听命。支队焚毁其岗楼,对伪军教育后遣散,所获枪支带回。 4.胡连庄之战 1944年5月,津南支队以文安洼为基地,派出两个中队,分别由杨山泰(后改李庆林)、李成忠带领,进入津南地区,活动于马厂减河两岸一带村庄,组织秘抗团,争取、瓦解伪军。7月,三中队指导员杨山泰带5名队员,在胡连庄西津盐公路上伏击敌人1辆运输汽车,击毙司机1名,俘获日军1名、伪小队长2名。 5.连挫伪军 1944年8月下旬,冀中九分区武工队两次袭击独流镇伪警察所,缴枪30余支。9月,津南支队深入贾口洼、一堡、三堡和文安洼大长田等村活动,并夜袭李家湾子村,拔
掉敌据点,俘伪军50余人,缴长短枪40余支。12月,津南支队三中队回分区整训,途中,化妆成伪宪兵,分兵两路袭击小城和大丰堆村敌人岗楼,伪军不辨,放下吊桥列队接入,均被全部缴械俘虏,然后放火焚毁岗楼,分区武工队利用被俘特务引路,摸进静海县城东门敌山冈 楼,一枪未发,俘虏伪军10余名,押到东五里村教育后翻译。12月,武清(路南)县大队在地下党组织配合下,夜间潜入独流镇,除掉日军哨兵,占领日军据点屋顶,在机枪火力掩护下,冲入据点院内,毙、伤日军十五六人,缴获机枪1挺、步枪10余支,残敌从西厢房秘洞逃跑。 6.转入反攻 1945年上半年,河北(当时静海隶属河北省)各根据地军民根据党中央“关于消灭敌伪,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的指示,展开春夏季攻势,静海军民积极配合,创造条件,准备反攻。 2月,津南支队整训结束,略作调整后返回津南地区,与在此活动的分区武工队、三十八区队、黄骅县大队配合,不断在马厂减河两岸打击敌人,鼓舞了群众。3月,津南支队一支队与分区三十八区队、黄骅回民支队配合,不断在马厂减河两岸打击矬人,鼓舞了群众。3月,津南支队一支队与分区三十八区队、黄骅回民支队配合,攻打湾头村敌据点,俘敌10余人。 当时,静海人民抗日斗争情绪更加高涨,部分村挖了地道,洞口一般都设在中里,以便和敌人周旋。某晚,静大县长耿洁民在周庄子开完各区长联系会,区长陈通未走,与耿一起住下,入夜,突被日军360人,伪军150人包围。2人钻进地道,与地道内其他人员共19人沉着应战,坚持整日,敌不得逞撤走。 6月6日,津南支队一中队在四党口村东北与惠丰桥据点的3名日军、10余名伪军遭遇。敌凭借有利地形疯狂射击,一中队队长赵庆云、作战参谋赵永安等10余人牺牲。中队战士愤极,用掷弹筒将敌全歼。21日,津南支队和三十八区队在杨家场与安庄子之间伏击惠丰桥据点外出“扫荡”之敌,庞庄子据点之敌出动增援,被全部击溃,毙日军4人,伪军3人,俘伪军24人,缴小炮7门,手枪5支,步枪19支。 7.子牙之战 1945年6月10日晚,九分区四十二区队及任丘县大队包围了盘踞子牙镇的伪军张耀勋部。静海县武委会主任李惠民在大黄洼村集团700名民兵参战。激战中,连续突破敌外围据点,伪军收缩进司令部和手枪队两院中,据岗楼顽抗。11日拂晓,王口镇日伪军100余人向子牙增援,中途被击退。此时,民兵挖掘地道已达敌司令部岗楼下面,遂用炸药将其炸飞。夜,伪军乘黑向东突围,在王二庄遭三十八区队截击,被歼大部。伪参谋长王化轩带残兵窜奔静海镇,子牙镇遂被攻克。此占,毙日、伪军30余人,俘伪副司令廉书田以下400余人,缴获重机枪1挺、掷弹筒2个、长短枪365支,子弹3万余发,汽车2辆,军火工厂1座。 8.同克3镇1945年8月初,全县除县城及少数村镇尚有敌人据点外,大部地区均已解放。中旬,冀中八、九分区主力向津浦铁路南起唐官屯,北至天津50余公里的敌人防线猛攻。静海民兵配合进攻独流、静海、陈官屯3镇;青县民兵配合进攻唐官屯一带。战斗3昼夜,分别攻克各镇。在独流,俘敌30人,缴枪30多支、子弹1部。在静海镇,歼伪军110余人,只剩运河大桥岗楼日军龟缩不出,伪军岗楼尽被毁掉。进城人员保护群众取走日伪仓库内的物资。在陈官屯,伪军130人全部缴械投降,12名日军负坚据守,被炸开工事,毙1人,俘11人 。大后之后,主动撤出。继又屐各村群众把唐官屯至独流之间津浦铁路路段掀翻拆
毁,器村让群众运走,中断了天津与青县敌人的联系,然后主动撤走。 共产党解放战争 1945年8月15日,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静海县被国民党接管,与人民武装时有战事。1946年,蒋介石挑起全面内战后,静海县国民党政权大肆镇压共产党及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活动,搜捕杀害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武装进犯解放区,在城乡冲要处修建碉堡,收罗、改编日本统治时期的伪军,使其重把枪口对准人民。静海县人民武装在共产党领导下,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一、破路出击 1945年9月下旬,津南县政府组织数千群众,连夜拆毁吕官屯至马厂数十里的津浦铁路路段。10月,再次行动,拆毁静海镇到唐官屯镇的大部分铁路,锯掉很多电线杆。某日,津南支队夜袭旧张屯大乡,活捉国民党县党部成员兼大乡长康宝堂及国民党军10余人,缴枪10余支。押解俘虏途经姚庄子时,又击溃了姚福臻的中旺还乡团。 二、津南之战 1945年12月中旬,国民党静海县保安团唐官屯杜圃祥部、青县李雨廷部、小站李景文部,分别连续窜扰津南解放区10余次。津南人民武装先后在李庄子、小郝庄、郑庄子等村阻击敌人,对方均有伤亡。1946年2月4日,津南支队在大十八户村伏击中旺自卫团,毙团长姚福臻及以下80余人,俘10余人。3月10日至30日,天津国民党军一二一师六三一团二营和静海保安第四团联合进犯津南解放区,摘掉管铺头、双窑、阎家冢等20余村村公所的牌子,抢粮400余石,抓村干部家属20余人,打伤群众40余人,焚烧十八户村民房20多间。4月8日,国民党驻小站、咸水沽、白塘口一带的保安第一纵队1个营,配合马圈、四党口国民党军共800余人,向四党口一带进犯;砖垛大乡长经焕文率保安团400人,向双窑、大屯进犯,均遭津南地方武装痛击。4月13日,唐官屯国民党军国继尧团包围了五区湾头村,区季书记沈会文、副组织委员王秉玉、交通站郭胜林、李文才4人牺牲,王春、董文凤等人被捕。5月1日,国民党第十一占区驻沧州副司令张华堂,指挥津浦铁路沿线沧州至静海段的军警800多人,进犯津南解放区,津南军民奋起反击,形势十分严峻。阎家冢村被国民党军包围的六区区委书记邓砚池战斗负伤,开枪自。6月6日至22日,国民党军400余人进攻湾头,被人民武装津南支队击溃。 三、子牙、王口之战 1946年3月,人民武装六十四团和回民支队围攻东子牙据点的国民党军张耀勋部,将其击溃。4月18日夜,国民党军攻占王口镇,并不断向南窜犯。县武委会主任李惠民率300多民兵,在大刘村多次阻击。 四、鲁辛庄、中旺之战 1946年秋季某日,胡辛庄、大黄洼等村民兵20多人,由郝福宗带领,驻进鲁辛庄东北角,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