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徐州 魅力古城

家乡区县: 江苏省云龙区

灿烂的文化

徐州是彭祖文化、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徐文化的集大成者。 徐州又有“千年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誉。

彭祖文化

彭祖文化亦可以说是道教文化,或者是养生文化。 徐州,是彭祖故国,彭祖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世界彭姓的发源地。彭祖篯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卓越的养生学家和令人仰慕的中华大寿星。彭祖不但长寿,而且还留下了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树立了养生长寿的楷模。当今,在世界范围内,“彭祖文化热”迅速兴起,养生文化产业纷纷兴办。因此,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建言献策,以正视听,力求促进彭祖文化健康地发展,共建和谐徐州,造福于全人类。彭祖文化的构成包括两个部分:彭祖养生学、彭祖历史研究(含养生文化史、鼓乐文化史、军事文化史、建筑文化史、尊老文化史、彭祖后裔源流史)。 彭祖之道和养生术影响很大,长期流传。历代道家或医学著作中零零散散保存着彭祖的养生学内容。彭祖的养生之道是原始社会后期人类医疗保健实践记载。其大致内容可分为彭祖摄养术,彭祖导引术,彭祖服气术,彭祖房中术等和彭祖烹调术几个方面。尤其是彭祖作为烹调的创始人,受到历代厨师们的尊重,代代有传人。彭祖所首创的名肴做法,随多数失传,但也有流传下来的。

两汉文化

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也是其发迹之地。前206年4月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以后,经过四年多楚汉战争,于前202年10月刘邦在定陶行皇帝礼,初都洛阳,后迁长安。此时,强大的汉王朝与西方的古罗马帝国遥相响应,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两汉四百年间,徐州共有十三位楚王、五个彭城王,应有十八座王陵墓葬,其实还不仅如此。东汉时期,在现在的徐州行政区域内还分封过一个下邳国,有四位下邳王嬗 递。 徐州汉代十八陵经考古的有北洞山第二代楚王墓、狮子山第三代楚王陵、驮蓝山第四(五)代楚王陵、龟山第六代楚王墓、东洞山第八代楚王陵、土山东汉彭城王陵等。徐州西汉楚王陵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北洞山楚王陵、龟山楚王陵和狮子山楚王陵。以“精”“奇”“雄”各领风骚。被誉为徐州文化三绝之一的狮子山兵马俑,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显示出丰富的内容:有博袖长袍的官员俑、冠帻握兵器的卫士俑、执长器械的发辫俑、足登战靴和抱弩负弓的甲士俑等十余种。狮子山兵马俑既是汉代的艺术珍品,又是徐州作为军事重镇的历史见证,不仅对研究汉代雕塑艺术有极高的价值,对于研究汉代社会性生活、丧葬制度、军制战阵都有着同样的价值西汉时期徐州地区流行的是崖洞墓,东汉时期,墓葬形制发生了变化,盛行的是汉画像石墓。汉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礼堂里的雕刻壁画。汉画像石雕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徐州是中国汉画像石的集中分布地之一,目前徐州地区出土汉画像石700余块,收藏在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的画像石500余块。徐汉画像石同苏州园林、南京六朝陵墓石雕, 并称为“江苏文物三宝”。除汉墓、汉俑、 汉画之外,徐州的两汉文物精品,在中国的两汉文化中也是独领风骚,引人嘱目,北洞山楚王陵出土的220余件彩俑;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铁铠甲、玉棺、玉豹;小龟山楚王墓出土的水晶带钓、刘注银、火山汉墓出土的银缕玉衣;土山汉墓出土的鎏金兽形砚睢宁刘楼汉墓出土的铜牛灯等珍贵文物,皆属国宝。 “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徐州两汉文化景观中还有许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胜迹,诸如戏马台、泗水亭、霸王楼、歌风台、拔剑泉、子房祠、王陵母墓等,每处景点,都有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使人联想到的是楚汉战争的硝烟风云。戏马台的高台秋风,可使你概见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雄风;歌风台的大风歌古碑,能让你领略汉高祖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千古绝唱;子房祠的晨钟暮鼓,会令你对“张良吹箫散楚兵”的传说浮想联翩。所有这些,又为徐州的两汉文化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一位历史学家在中国历史文化
名城研讨会上这样说:“象徐州这样的城市,荟萃两汉文化如此丰盛的内容,在中国的历史名城中是绝无仅有的。” “两汉文化看徐州”名副其实! 徐文化 徐文化指禹贡徐州地区人民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广义徐文化和狭义徐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远古的徐人(徐戎)是东夷部族的重要分支。而徐文化先化产生,因此,早在西周时代,徐文化就成为江淮地区的先在东夷集团中,商部族的徐人是王族。(殷的含义是夷,商的含义中有高台的意思。而高高在上的只能是王族了。)大概是掌管文化、宗教的缘故,周朝时,徐部族以徐偃王讲仁义最为出名。后来东夷衰落,徐文化的中心从鲁南转移到淮南,淮夷的地位也就提高了。舒(群舒)即是徐人的外围,舒即徐。

薛俊天(2014-11-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