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琴演奏家——色拉西
色拉西(1887—1968),著名马头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旧时称达尔汗旗)人。出身于贫苦牧民家庭。祖父、外祖父、父亲都是马头琴手,母亲是民间歌手。自幼受家庭熏陶,9岁开始学琴,13岁即公开演奏。17岁当牛官,在野外放牧劳动之余,刻苦练琴,潜心钻研,掌握了娴熟的马头琴演奏技艺。21岁被迫出家,在本旗莫林庙服役三年。在此期间,先后结识了几位著名的民间艺人,拜他们为师。例如,他向仁沁老人学习马头琴,更好地掌握了科尔沁音乐的演奏风格。向达令嘎学习四胡,学到了《得胜令》、《柳清娘》等乐曲。1911年始,成为一名职业民间艺人,在科尔沁草原上漫游。伪满统治时期,曾被指派参加东蒙民间艺人代表团,赴日本东京录制唱片,演奏了不少优秀的民间乐曲。 色拉西是科尔沁草原马头琴流派的杰出代表,经过几时年的磨练,形成了质朴苍劲、深沉凝练的演奏风格,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他的演奏曲目十分丰富,既有大量的蒙古族民歌与英雄史诗,又有从民歌脱胎而来的民间乐曲,以及汉族乐曲《普庵咒》《八音》等。代表曲目有《朱色烈》《乌拉盖河》《本宾希里》《海龙》《碧斯曼姑娘》《满都拉》等。
1948年,色拉西应邀加入了内蒙古歌舞团,成为一名新文艺工作者。1950年10月,随团晋京参加国庆晚会,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奏。周恩来总理曾亲自为他祝酒。1957年调到内蒙古艺术学校任教,为国家培养了许多新一代马头琴人才。著名马头琴演奏家桑都仍、阿拉坦桑等人,既是他的得意门生。60年代初曾赴京讲学、录音,灌制了密纹唱片,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音乐资料。生前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内蒙古音乐家协会主席、内蒙古文联副主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