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倾听历史和现实的地方

家乡区县: 石家庄市平山县

                                                      平山:倾听历史和现实的地方 

我睁开睡眼,原来是一场浓浓的夏梦。一缕晨曦熹微,一双小鸟正在窗前蹦来蹦去,喳喳地唱着黎明的歌儿,四目友好地瞅着我…我推开窗子,一阵浸满绿色的清风潜入,使我的睡意顿消。我循着那双鸟儿的踪影,放眼天际。此时,一抹殷红的霞光正从连绵的群山巅部升起,并如潺潺溪水似的速度在不断地漫流,霎时间那光鲜的红日以巨大的力量喷薄而出,给还在梦中的平山一片清辉。

这就是夏日的平山。这就是黎明的平山。我漫步在那浓得化不开绿色的平山,在一山一水间体味它的历史和现实。平山地处张广才岭西北麓,地势起伏,岗平坡缓,最高峰海拔740米。森林资源以红松为主,间杂阔叶树种。按中国植被区划,属于“东北东部山地针阔混交林区”。在峰岭逶迤,谷深林密间,熊行鹿奔,鸟鸣鹰舞。史书曾评价这里一年四季的景色,谓之:春则杂花生树,夏则山果飘香,秋则红叶映林,冬则万山寒凝。

此地,原名称二道河子,因阿什河上游的两条主要支流在此汇合得名。清光绪二十九年,为求太平盛世,风调雨顺,由当地乡绅志士代表共同商议,遂更名为平山,我在太阳的红光陪伴下,徜徉在平山的晨风中。那泓偌大的水池波澜不惊,倒映着岸边三栋欧式别墅和周围群山的翠绿以及蓝天上流动的白云,好像是一幅长长宽宽的精美画卷,清风徐过,池水生漪,波光如梦,时空幻移。

1957年秋,时任中央林业部副部长的李范五去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考察林业建设。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期间,陪同人员邀请这位抗日联军出身的老战士到一所狩猎场围猎,他手起枪响,正在山林间奔跑的一头狍子应声倒下。德方赠送他一把“杜乐”牌双筒猎枪和望远镜等。通过这次考察,他开阔了林业发展的视野,引发了他发展林区旅游的新思路。他回国后即向国务院提出:“在我国亦应设狩猎场,开辟旅游事业新途径……国务院批复了李范五的建议,并决定将狩猎场建立在黑龙江省境内。不久,李范五也离开工作近十年的林业部,重新回到黑龙江省任省长。

怎样建设这个狩猎场?李范五回忆道:“1958年我到黑龙江省工作以后,在哈尔滨近郊阿城县不远的平山镇,修建了一个狩猎场。平山是山区,交通十分方便。我们修建狩猎场的目的是想在黑龙江搞一个狩猎旅游区。”“狩猎场占用土地25000亩,按照东欧式的设计,花了100多万元,放置了鹿、狍等野生动物,又建了狩猎休息室。”(见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年出版李范五著《我对林业建设的回忆》。平山狩猎场的正式名称是黑龙江省林科院平山野生动物实验场,隶属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管辖。

平山距哈尔滨市区80余公里,西以小岭为界,与玉泉花果山和古上京文化的历史精粹相邻;南起蘑菇岛,与西泉眼水库遥相呼应;北至301国道,与松峰山风景区和道教圣地相邻;东临阿什河谷,与帽儿山风景区相伴。它东西宽约为14公里,南北长约为13公里,呈稍具椭圆形的地带,形成了四季皆宜的黄金旅游带。

我走进皇家鹿苑。芳草萋萋,树木森森。这些属于不同家族的鹿群,正在各自首领的“率领”下,悠然地散步在林下,在密林深处还可隐约看见它们奔跑、跳跃的身姿。

据传说,公元1115年,金国太主完颜阿骨打在阿城建都后,在这里开辟了皇家狩猎苑,供皇亲国戚休闲。后因沧海桑田、人事代谢,这里颓败荒芜,直至1958年后才百废俱兴。目前这里占地面积已达1000余公顷,散养着马鹿、梅花鹿、麋鹿、獐子、狍子等鹿科动物两千余头,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鹿科动物野生饲养基地。远处,一声悠长的鹿鸣,我身边的小鹿跳跃地循声而去。我沿着山路奔向好汉坡。一条黑色的柏油路像一条黑色的缎带,随山势飘拂而行。

它的两边是山槐、白桦和榆树等阔叶树种。它们茂密的枝叶在空中搭起一座绿色的隧道,阳光透过枝叶在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我登上好汉坡,额头已是汗水津津。山风阵阵,送大千清凉。我站在好汉坡俯瞰远方,山下的301国道和远方的农舍、田野及波光粼粼的西泉眼水库尽收眼底。我回首仰望身后的山峰,从侧面看它状似一匹巨驼横卧其间,两座起伏的山峰犹如驼峰。

山光和水色总是与神话紧密相关的。因为神话总是寄托了人们对于美丽和善良的向往。相传很早以前,王母娘娘带着七仙女腾云驾雾周游四方,无意间发现在茂密的森林深处,有一块胜似绿色地毯的草坪,明媚的艳阳直射地上,暖意融融。王母娘娘和七仙女喜不自禁,停于此处沐浴着人间的阳光雨露。一直深爱七仙女的骆驼精尾随而至在旁窥视。玉皇大帝知道后大怒,派出天兵天将用神刀将骆驼精砍为两段,形成了今天千仞峭壁的驼峰岭。

我下了驼峰岭,凸现眼前的是一片亭亭白桦林,这就是著名的森林氧吧。白桦树株株笔直,滴绿的叶儿,洁白的树干上那状如眼睛的树圈,好像是一双双盈盈的笑眼儿。林下的草地如茵,铺展到密林深处。几只鹿儿在卧在立,呼吸这里的清新和翠绿。

著名作家贾宏图在一篇文章介绍:通常1公顷阔叶树林,在生长季节每天可以吸收1吨二氧化碳,释放出570公斤氧气。1公顷的阔叶林,在夏季能蒸发2500吨水,相当于一个同等面积的水库的蒸发量。所以,正是为了发挥森林对于生态的调节功能,从上世纪出现了誓在有生之年:砍掉多少树,就要栽上多少树,向大山“还债”的马永顺;出现了影响至深的治理森林危机、治理企业经济危困“治危兴林”的跨世纪工程;出现了国家在长江源头和国家重点林区施行的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决定:在2014年4月1日,全面停止东北国有重点林区森林的商业性采伐。

这是经过几代人的探索,铸就了绿色意识的觉醒。从而使以森林为主体的陆地生态系统,成为五位一体的重要一方。我在山中继续前行,抄近道直登龙凤坡、再攀神鹿岭。

据书载:明朝末年这里瘟疫肆虐,一位白鹿姑娘为医百姓病痛,一天上山采药被一伙土匪劫持。正在危急时刻,狂风突起,飞沙走石,一匹高头神鹿嘚嘚而来,踢翻劫匪,驮上白鹿姑娘疾驰而去。从此这里被称为神鹿岭。

我站在神鹿岭的山巅之上,放眼远眺,天高地阔,群山屹立,森林浩茫,绿浪起伏……久久地站在那里,我仿佛看到平山脚下的金家窝棚和在那里出现的一幅英勇壮烈的画面。一位真实的女性走过凝固的时间,缓缓地来到我的近前,她是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

赵一曼被捕后,日军为了要得到抗日联军的重要情报,于12月13日,将生命垂危的赵一曼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她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和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满抗日宣传,两人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把她背出医院,送上雇来的俄国人的箱式马车,冒着连绵细雨连夜出城,一路颠簸曾辗转到了金家窝棚……走下路陡弯急的十八弯,来到国家4S级神鹿滑雪场。这里没有冬日滑雪的喧闹,绿蒿在风里起伏,在旷阔的天宇下像是大海的波涛。我看到这里的最高“长官”张晓辉,正在哈腰挥镰刷刷地割草。原来,景区设计有三十多个造型小品草棚,他们为了节省资金,全局总动员来割草,自己搭建。

他指指隐现在山坡绿树间的那些蘑菇状的草棚,说:“这些草都是我们去年一个夏天加秋天割的。”他眯缝着眼睛,掰着手指头为我算了一笔账:全景区有这样的造型小品38个,如果向专业厂家订购,一个的价格再加上运费、安装费等大约在6000元,38个的总价格就得在二十多万元。而我们自己割草、再用宾馆改造换下的供热管子焊支架,自己编蘑菇帽,每个成本才一千多元,整个下来花了不到四万元。但是达到了同样的效果……在山下的那方生态采摘园,又见到了宋海峰和老李,他们蹲在一垄刚泛红的西红柿前,为它们施肥。

张晓辉说:“这里的一些品种是与黑龙江省农科院合作的,我们还得扩大种植园的面积,争取申请科研资金,种更多的纯绿色蔬菜,一来供宾馆,二来可以供游客采摘。”“林业在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的情况下,怎样转型发展?我们做生态旅游业的,应走在事业发展的前列。”他沉思着说。这就是今天的平山人。他们将以汗水描绘平山的美丽和森林明天的美丽。我漫步在那浓得化不开绿色的平山,在一山一水间体味它的历史和现实。

我从历史中,重又走回到晨光里。早晨的平山似乎刚刚从沉睡的梦里苏醒,树上的叶子在阳光中开始舒展,小草上的露珠在阳光下显得晶莹剔透,那些不知名的野花如散落在草丛间的五彩石——黄的娇艳,红的姹紫,蓝的馨香,粉的嫣红,绿的醉人……

举目环顾如星星般分布的点点草棚:每组两个齐肩的草棚,一高一低,如两人在相偎相依,牵手相望。我感觉这样的草棚,在夏天的绿海之间,它们点缀得群山有一种厚重感,让人感到大山的仁厚和庄严;如果在冬天,万木萧条、白雪覆盖的群山,那土黄色的点点草棚,给人一种家的感觉,使人幻想着在风雪中的一种温暖。

丁丁加油(2014-11-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