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
1938年抗日战争,海州湾内的前三岛成了日寇首先考虑的战略目标。由于岛上的国民党官兵防范不力,致使日寇海军于1938年农历9月13日,侵占了前三岛的车牛山岛,从而进一步占领了连云港港口、东西连岛、高公岛等地。日军占领后,成立了伪连云市。市府设在墟沟,市长陶惠甫。
民国三十一年(即1942年),连云港成立了东海县特别区,区长由孙武祥担任。日本投降后,区长由刘仰斋担任。民国三十四年(即1945年)后又成立了连云市政府,成为江苏省辖的普通市,市长孙振翰。担任一年后,又交给江苏省第八行政督察专员朱祥符兼任。此时的连云市东临大海,西及龙尾河,北到前三岛,南至烧香河。全市呈三角形,人口约32000人左右。连云市的行政区域,设立20多个乡镇,分三个区。第一区,驻老窑菜市街,包括老窑、东西连岛、前三岛、孙家山、墟沟。第二区,驻南城,包括新县山区。第三区,驻新龙镇,包括大浦、新龙镇。由于战乱,连云市的市政府搬迁的连云港镇临海街胜利路。军事机关设有港口指挥部,即连云港西街原日本海军指挥部的旧址。指挥部下设三个海防大队。第一大队驻连云、东西连岛、前三岛,约500余人。第二大队驻墟沟一带,约40余人。第三大队驻高公岛,约70余人,并设有海军炮舰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