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瓦岗寨

家乡区县: 文峰区

瓦岗寨乡位于滑县东南部,距县城35公里,东邻大广高速和213省道,南邻新荷铁路,307省道横穿而过。全乡区域面积55.6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225个村民小组,4万余人,耕地6.1万亩,人均纯收入4480元,现有35个党支部,1520名党员。全乡已形成生态旅游,高效农业、畜牧养殖、翻砂铸造、精细化工五大支柱产业,现在,瓦岗寨乡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正在蓬勃发展。

河南历史文化名镇——瓦岗寨现名为:瓦岗寨乡。现有人口四万八千左右,下设行政村有:瓦岗村,大范庄、小范庄、东大操、西大操,东小屯、西小屯、赤水村、彭庄村、百尺口村、马庄、赵庄、魏庄村、原庄、新乡屯、耿庄、张虎庄、邓庄、周道村、孟一村、孟二村、孟三村、孟四村、东孟村、刘庄村、伦庄村、冯寨村,近几年来瓦岗寨发展变化不大,经济发展缓慢,是安阳市滑县相对来说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的乡镇。当地人主要以种田以及外出打工为生,区内相对来说化工业发展比较突出,小的油漆加工厂较多,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经济的发展。

在三四年前瓦岗寨乡政府招商引资不到百万,兴建了当年瓦岗寨军起议遗址,现在为当地的一个旅游景点,每到逢年过节,人气很旺,不过大多是十里八村的人来这里游玩,自2008年后当地政府相应地对其做了推广,全国各地的游客虽然不多,但还是时常有人来游览。景点现在门票价格是:20元人民币。景点具体位置在:瓦岗寨乡瓦岗村东一公里左右。乘车路线:从全国各地出发可以乘座发往安阳市滑县道口镇的班车,然后在转从道口镇到瓦岗寨的乡村公交。也可以从道口镇转乘发往长垣、开封等地的路过车在慈周寨下车,在向西走大约三公里到达。

历史概况

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翟让聚众瓦岗寨,即今河南滑县南,举起反隋义旗,到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密率部投唐,前后9年,在中原大地活跃着一支矛头直指隋廷的农民武装力量,这就是翟让和李密领导的瓦岗起义军。

三大义军

瓦岗军是隋末农民起义中举义较早、发展最快、势力最强大的三大义军之一。创始人翟让,东郡(今河南滑县东南)韦城人。一起造反的还有同郡人单雄信,济阴郡离狐(今山东菏泽北)徐世勣等人。起初,瓦岗军在汴水所经的荥阳郡(治今河南郑州)和梁郡(治今河南商丘)边界,夺取公私行舟的货物,杀富济贫,曾多次击败隋军围剿,队伍发展到1万多人,成员中以贫苦农民和渔猎手为主。隋贵族蒲山公李宽之子李密,曾参加杨玄感反隋活动,失败后在河北、山东一带流亡,大业十二年10月,投奔瓦岗寨,被翟让收留。李密具有战略眼光,向翟让建议:先取荥阳,在馆谷休整部队,待士马肥充,然后与人争利。这支部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主要得益于控制着荥阳地区,占据洛口仓?在今河南巩义东北 ,既有可供长期战争的粮食储备,又直接威胁东都。 瓦岗寨(10张)

大业十三年5月,为解洛阳之围,隋炀帝命监门将军庞玉等率领关内兵援救东都。是年9月,河南、山东发大水,饿殍遍野。按照徐世勣的建议,李密攻取了黎阳仓(在今河南浚县西南)。10月25日,奉命北上驰援的江都通守王世充,率兵10余万向洛口瓦岗军进攻,渡过洛水,在黑石(今河南巩义西南)扎营。李密渡洛迎战,由于山麓地势狭窄,兵器难以发挥威力,一度失利,退保月城。李密用“围魏救赵”之计,抄袭隋军黑石大营,调隋军回转,突然攻击回救黑石的王世充主力部队,消灭隋军3000多人。十一月初九,两军夹石子河而战,李密运用正面进攻和侧后袭击相结合的方法,再次重创王世充。黑石大捷之后,李密杀害翟让,种下将士互存戒心、离心离德的祸根。

义宁二年正月,王世充得到7万援军后,又在洛口仓附近,与瓦岗军展开大战。李密抓住战机,率敢死队追击,大败王世充的渡河部队。接着,又进逼东都,攻克偃师城,修筑金墉城,拥兵30万,南逼洛阳上春门,杀留守韦津。此战后,王世充龟缩在洛阳北的含嘉仓城,不敢出战。东至海、岱,南至江、淮郡县莫不派使者向瓦岗军表示归附,江淮一带的许多义军先后争着响应瓦岗军。瓦岗军已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一股军事力量。这也是瓦岗军最兴盛的时期,李密错误估计了形势,以为只要占领东都,天下就易为己有。遂长期屯兵于防守严固的东都坚城之下,与隋王世充军前后交锋百余战,贻误了向其他地区发展,夺取更大胜利的机会,又极大地消耗了义军的力量。

义宁二年3月,隋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等,利用禁军将士思归关中的不满情绪,在江都(今江苏扬州)策动政变,缢弑隋炀帝,拥兵10余万回归长安,6月军至黎阳。在洛阳继帝位的隋皇泰主杨侗十分惊恐,采纳了内史令元文都之策,授予李密太尉等高官厚禄,令其率瓦岗军征讨宇文化及。李密投降隋皇泰主,使瓦岗军丧失了反隋的斗争大方向,涣散了斗志。7月,李密按照杨侗旨意,带领精兵在卫州童山(今河南浚县西南)大战宇文化及。李密被流矢射伤落马,左右奔散,追兵正要赶到的危急时刻,被部将秦叔宝救回,并组织部队稳住了败局反取小胜。宇文化及部下万余人投降,迫使宇文化及改变了行军路线,率残部2万人北上。李密按皇泰主的许诺准备入朝领赏,部队行至温县(今河南温县东),王世充已在东都发动宫廷政变,独揽大权。李密发觉自己入主洛阳的美梦被打破,只得回驻金墉城。童山之战,瓦岗军劲卒良马多死,士卒疲病,李密自己也险些丧命。从战略上讲,瓦岗军是得不偿失。9月,王世充乘瓦岗军元气大伤,尚未休整之机,选精兵2万余人,于初十日主动出战。次日,兵至偃师,屯军通济渠南,作三桥于渠上,伺机与义军一决雌雄。李密主力部队集结在北邙山,草率决定迎战。结果,被王世充伏击打败,俘降瓦岗军10余万人,数十位得力将佐被俘。李密逃至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企图南阻河,北守太行,东连黎阳,卷土重来,但部属士气不振,李密无计可施,率2万义军入关中,向李渊投降。瓦岗军的将士有的归附李渊,有的投靠王世充。这支在推翻隋炀帝残暴统治中起过决定性作用的瓦岗农民义军,就这样被窃据着领导权的隋廷大贵族李密出卖,最后分崩离析,彻底瓦解了。

单艺文(2014-11-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