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县梨花节
按往年梨花节一般会在4月5号至4月20号左右,但是四月初时并不是所有的梨花盛开。大概每年4月10日左右是花的盛期,也要看当年的气温状况。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赵县是“中国雪花梨之乡”,“赵州”牌雪花梨以其独特的品质享誉国内外,被誉为“天下第一梨”,荣获“中华名果”称号。春暖时分,赵县的梨花开时,自然也繁盛如雪。每年的4月10日左右是花的盛期,梨花盛开时节,万顷梨园含烟带雨,飞雪敝日,蜜蜂飞舞。前来观花游览的各界人士车水马龙,梨园内可谓人山人海。
赵县25万亩梨园每到春季梨花绽放时节似雪如玉,十公里花海飘香醉人,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旅游景观。一年一度的“梨花节”成为都市人赏花踏青的好去处,每年都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万顷梨花
万顷梨花(24张)
赵县先后投资兴建了梨香苑、世外桃源等度假村,设有观花台、蒙古包、垂钓场等休闲设施和餐饮、购物等场所,在各处梨园还开发了多处景区、景点。赵县“梨花节”将您带入银白世界、花的海洋;赵县“采摘节”,自采自摘,使您体会田园劳动的乐趣,共享丰收之乐。在“两节”期间,将组织民间艺术汇演以丰富游客的旅游活动。著名的赵州雪梨,种植面积已达25万亩。春季,万顷梨园,繁花如雪,二十里花海,飘香醉人;中秋时节,秋高气爽,硕果累累,挂满枝头,梨果飘香,伸手可及。漫步在一望无际的百年梨园深处,使我们充分领略到大自然的乐趣。
赵县地处河北省省会石家庄东南40公里处,交通便捷,经济发达,气候宜人,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外游客理想的旅游胜地。占地8.7公顷的赵州桥公园,中心是闻名天下的赵州桥,桥下碧波荡漾,游船如织;园内碧草如茵,万紫千红,亭台轩榭错落有致,已成为国家著名的文物旅游景点。民间文化艺术多姿多彩,主要有赵州战鼓、扇鼓、背灯挎鼓、二月二龙牌会、舞狮、龙灯等。
县范庄龙牌会
——赵县范庄“龙牌会”
河北省非遗赵县“龙牌会”迎龙牌[1]
农历二月初一,有“龙崇拜活化石”之称的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赵县范庄“龙牌会”迎龙牌仪式启动。当地数万百姓聚集此间,崇龙祭龙、寻根祭祖。
当日,范庄的街道上龙旗飞舞、锣鼓震天。划旱船、扭秧歌、抬雁篓杠、打扇鼓、大戏小曲等周边各地花会汇聚一起,喜迎龙牌。长约数十米的民俗表演队伍浩浩荡荡,黄龙大旗、龙头净担、龙头鼓槌、纹龙服饰……各种龙元素汇聚一起,华丽壮观、龙威彰显。
队伍的最后,村民罗占军正和20多个壮年男子抬着一顶黄幔大轿,刻有“天地三界十方真宰龙之神位”的木制龙牌安放其中。所经之处,虔诚村民皆跪拜龙牌。罗占军说,虽然他今 年只有45岁,但抬龙牌已经15年了。每次抬龙牌村民都争先恐后,表达龙的传人对龙的敬意。
仪式之后,龙牌被抬送回殿内,供村民们前来祭拜。助兴的花会队伍则在殿前的广场上施展技艺、一比高低。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赵县范庄龙牌会会长史振珠说,“龙牌会”何时出现,已无从考证。相传古代一位部落首领共工氏与颛顼大战后落败,其儿子勾龙带领部落来到范庄一带另辟天地、安居乐业。后来颛顼追来,为了避免战争殃及村民,勾龙化为一只白蝶飞去。每年农历正月刚过,范庄会出现白蝶飞舞,被认为是勾龙显灵。为了表达对勾龙的崇敬,先人设龙牌供奉,活动从从农历二月初一持续到初四:初一迎龙牌,初二、初三祭龙牌,初四下午送龙牌。
据从事“龙牌会”研究20多年的河北省民俗文化专家刘其印介绍,花会表演主要是为了让龙神高兴,祈福平安吉祥、风调雨顺。
刘其印说,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龙一直有着相当高的地位,但像范庄这样把龙作为十方主宰、当作最高神来敬重是唯一的。 “龙牌会”作为一种汉族民间信仰,其民俗文化价值引起了很多民俗专家的关注,被称为华夏龙文化和图腾崇拜的“活化石”、“活标本”。
计划申报国家非遗赵县“龙牌会”计划申报国家非遗
伴随着锣鼓声和鞭炮声,3月5日9时许,赵县范庄村二十几个壮小伙从供奉龙牌的庙堂里缓缓架起载着刻有“天地三界十方真宰龙之神位”的木制龙牌的黄幔大轿,开始绕村接受村民跪拜。这一天,赵县范庄的村民们迎来了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龙牌会”。
从事“龙牌会”研究20多年的河北省民俗文化专家刘其印介绍,赵县范庄“龙牌会”何时出现,已无从考证。截至目前,赵县范庄“龙牌会”已吸引了来自西班牙、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共7个国家的百余名学者和留学生前来参观、考察。如今,“龙牌会”以其特有的文化被列为河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不仅如此,河北省民俗专家也一直在积极为其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努力。
每年正月底以前村民们在村南部的一片空地上搭好约一亩地大的神棚,以及唱戏的戏台,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二月初一清晨,神棚内张挂一百三十多位神祇,留出中间大空间以安放主神龙牌。与此同时,另一部分村民则到当值会头家准备迎龙牌。经过上香焚纸念请龙经等程序后,请出龙牌,装入黄幔大轿,由范庄村的青壮年抬着前往神棚。妇女们捧着装有收集来的白蛾的玻璃匣同行,而由会头家通往神棚的几条大街上则早已按顺序排好了邀请来的数十支花会杂耍队伍,徐行表演,为龙牌导引。此时,范庄村民倾家而出,加上十里八村前来赶会观光的人,万头攒动,简直是一片欢乐沸腾的海洋,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中午十一点左右,龙牌迎入神棚,安放好盛白蛾的玻璃匣,龙神即位。祭龙开始,全体参会人齐向龙牌施跪拜礼。龙的传人祭拜龙神,场面非常庄重。各路花会则在神棚前的广场上尽情表演,施展才艺,娱神悦已。此后,范庄村家家户户都陆续到神棚祭拜龙牌。初二为主祭日,初一前来助兴的各路花会仍要来进行广场表演助兴。这样的活动持续到初四。初四下午举行送龙牌仪式。初一请龙牌仪式上的各路花会又一次出现在神棚前,龙牌从神棚里请出按原路送入原会头家,在那里供奉两天后,二月初六,再将龙牌送入下一位当值的会头家中。至此,范庄龙牌会祭龙仪式全部结束,所当值会头即担负起当年侍候龙牌的任务 。
范庄龙牌会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文化现象,具有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与当地汉族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社会组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等方面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