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承德

作为一座山水园林城市却有着非同寻常的皇家背景,承德人自豪地归结为“皇家三冠”和“紫塞三绝”:世界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世界最大的皇家寺庙群“外八庙”、世界最大的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组成的“皇家三冠”和紫塞长城的精粹金山岭长城、以“华北天然植物宝库”而著称的燕山主峰雾灵山、以风光秀丽赢得“塞外小漓江”美誉的蟠龙湖组成的“紫塞三绝”。

  承德是一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一座“天蓝、地绿、山青、水秀、气爽、路畅、城洁、人和”的山水园林式城市正渐渐揭去她羞涩的面纱,靓丽地展示在世人的面前。

 避暑山庄:这里号称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这里是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来到承德避暑山庄,如同走过大江南北。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是中国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避暑山庄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历时87年。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婉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相当于颐和园的两倍,有八个北海公园那么大。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建好后,清帝每年的五月初五到这里来,九月初九返京,每年有一半时间都在避暑山庄度过。

烟雨楼

  康熙年间,每逢初秋,皇帝都会带着大臣、八旗子弟、军队和后宫妃嫔到木兰围场狩猎,防止他们太过安逸而疏忽了训练,由于路途遥远,为了方便皇帝的衣食住行,就在承德修建了行宫。咸丰帝带着慈禧逃难就到了这里。晨钟暮鼓,在别的地方,有钟楼的地方就有鼓楼,但是在避暑山庄却只有钟楼,康熙在修建这个钟楼的时候,取意于希望大清帝国永远蒸蒸日上,举行重大的活动时都是先敲响这个钟,然后八大庙钟声随之响起。

避暑山庄门口的铜狮子  当年鬼子掠夺了很多宝物,也想把这堆铜狮子带走,一个护院的老人非常有智慧,晚上的时候他把猪血涂在狮子眼上,第二天,天公作美下起了小雨,狮子就像哭出了血泪,鬼子非常害怕,就问老人是怎么回事,老人说这对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如果搬动它们会有厄运降临的,于是这对狮子就被保存了下来。大家都争着摸狮子的鼻子,据说能带来好运。公狮子踩着绣球,母狮子踩着小狮子。

典故:康熙御笔的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的避字多了一笔,是因为康熙说,这是避暑的避,不是避难的避。原来,皇上是忌讳“避”字有“逃避”的意思,不吉利,所以大笔一挥加上一横,这样就没有“逃避”之意了。

普宁寺  承德普宁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动场所,僧侣云集、香火旺盛,通高27.21米,被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的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经过整体维修后,更具宗教艺术的魅力,其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堪称世界之最。普宁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首批公布的4A级景区,现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普宁寺的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世界上最大木雕佛像,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普宁寺是乾隆时代修建的第一座寺庙,是一所汉藏结合的寺庙。前半部为汉式,具有汉族传统佛教寺庙的特征;后半部为藏式,仿西藏桑鸢寺而建。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融为一体,结合的相当完美。到普宁寺参拜世界上最高大的木质千手千眼观音普宁寺的精华在于主体建筑“大乘之阁”,而“大乘之阁”的精彩部分又在它所供奉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如果你怀有一颗善心,一定要虔诚膜拜。寺里僧侣云集、香火旺盛,来来往往的游人都在不停地膜拜殿内的佛祖,参悟着佛道的奥妙。景区由皇家寺庙群中的普宁寺和普佑寺组成。普宁寺是仿西藏最早的佛教圣地三摩耶庙的式样而建,融汉地佛教寺院和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于一体,寺内供奉有世界上最大的金漆木雕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普佑寺是喇嘛研习佛教理论典籍的经学院。

 

小家伙(2014-11-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