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 (?—前645)春秋初齐国政治家。又称管敬仲,名夷吾,字仲,颖上(今属安徽)人。齐桓公即位后,任用为卿,以主持政务,尊称“仲父”。他整顿齐国内政,力行改革,将国都分为十五士乡、六工商乡,分野为五属,设置各级官吏。并按士乡之乡里组织为军事编制,训练士卒。建立选拔人材的制度。主张按土地好坏分等征税。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使齐国富强。助桓公以“尊王攘夷”号召诸侯, 成为五霸之首。
晏婴,字平仲,东莱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县)人,约生于公元前585年,前556年袭父位任齐卿,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国君,执政达48年之久。
晏婴以廉俭、直谏名于世,身为辅相,仍“食不重肉,妄不衣帛,乘敝车,驾驽马”,甘居闹市与民为邻。对待国君,“国有道,即顺命,国无道,即衡命。”为匡君误而遭逐,他仍坚持到底,直到君主纳谏始止。
他维护义礼,临危不惧。崔予拭庄公后,遏诸将军、大夫及显士庶人立盟,不从者立斩。曼婴面对屠刀,明以义、礼,使崔予无言可对.不敢再滥杀无辜。
他又是一位卓越的外交家,在尖锐复杂的外交斗争中,他机智善辩,从不辱君命。出使楚国时,楚王欲辱他而不开正门。曼婴将计就计,说出使狗国才入狗门,使楚王当场难堪,不得不以礼相待。他先后出使吴、晋、鲁、卫等国,无不载誉而归。
他重社稷而恤民苦,施政坚持了四顶主张:1、任人唯贤,不私于亲;诛不避贵,赏不避贱;2、赋敛权有无,均贫富,耕者十取一,减轻百姓负担;3、“君商渔盐”,国家努力发挥地利优势,搞活流通,增强国力;4、弛严刑苛法,尚仁治并辅以法。
由于他卓越的治国才能,躬身力行的作风,虽遇庸君,但却维持了齐国的一代盛世,史家把他所处的时代与桓公时代并称桓景盛世。末人苏辙在《吴子传论》中说:“管子以桓公霸,然不能身蹈礼、义,晏子之为人勇于义,努于礼,管子盖有愧焉。然晏子事灵、庄皆庸君,功业不足道,使晏子得如管仲之于桓公,其所成就当于郑子产比耳。”是恰如其分的。
后人收录晏婴言行,辑成《晏子春秋》一书,凡8篇215章,司马迁说:“《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可以说是反映了晏婴的全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