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道村风景

家乡区县: 贵州省长顺县

       

      

长顺:鼓扬镇格道村“风景独好”

       村居房屋敞亮洋气,屋前流水潺潺,一层层梯田开满了金黄色的油菜花。初春的三月,行走在其间宽阔的硬化路上,贵州省长顺县鼓扬镇格道村支书李敏自豪地向客人介绍:“这就像是我们长顺的小县城。”

客人齐叹:这里,乡间风景独好。不错,这是一个独特的村庄,村里聚居着几大家族,682户人家,万姓和柏姓为主;2359亩耕地,几乎没有空田空土;不完全统计,这里几乎家家出干部,而且有不少大干部。

这是一个独特的村庄,村官可以海选,村规就是“法律”,声名远扬的绿壳蛋鸡发源地就在这里。

村官海选村规有效

格道村,连续3届通过“海选”产生了村委会主任、副主任,“直选”产生了村支部书记、副书记。

据说,在上一届选举,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部分组的选票需要请人代理,虽然手续齐全,选举当天,毛滚组组长却第一个跟选举委员会提要求:我们毛滚组外出务工的人少,其他组的外出务工人员多,但这不是他们代理填选票的理由,这次的选举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毛滚组全组罢选。

选委会:“这个问题大家不用担心,镇党委研究决定,今年取消代理填写选票这一项,没有这个问题。”

李敏说:海选是大事,如果做不到公平、公开、公正,村支两委选不好,群众工作就不好开展。

在格道村村委会曝光台处,有这么一条:“纪堵村纳贡组胡昌德、胡昌友、胡昌伦三人偷伐格道村松树,给予共计600元罚款,以示警告。2014年2月14日”。“我们不仅罚本村,外村人违反了我们的村规民约,也同样要被罚款。”退休镇干部梁家寅说:“我们的村规民约不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摆饰,只要有人敢犯,我们就敢按照条约执行,我们是宁愿得罪小部分人,也要教育大部分人。”

李敏指了指山上两户人家对我们说:“今年二月份,胡吉平、胡昌辉两叔侄一直在为家里田间地角吵架,多番开导还要继续吵架,我们按照村规民约第七条,有挑拨离间、制造事端,造成邻里不团结或无理乱骂争吵等不文明现象的,罚款500元。

此外,像小偷小摸、放火烧山、不孝敬父母、砍伐树木、不耕种管理土地等行为该受怎样的处罚,格道村的村规民约里都说得清清楚楚。

“执行起来难吗?”记者问。

“不难,我们在执行的时候先开导、劝说,如果还不听,就由我们村23人组成的执行委员会来共同执行处罚,并且还要曝光。”李敏说。

一个让人感动事例是,此前,村里一户人家违反了村规民约不接受处罚,该户人家在外就读政法大学的儿子接到消息后连夜赶回家,说服父母接受处罚,还上门向村里道歉。

对于这些罚款,格道村的村规民约也说得很清楚,一是村里当年考取大学的学生每人奖励500元,二是用于村里95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慰问500元。“虽然我们的办公室经费每年只有一万元,去年,因为我们没有收到一分钱罚款,我们还是拿出3000元照常进行奖励。”李敏告诉记者。

绿壳蛋鸡发源地:鸡肉不能上酒席

今天,村里人都在传唱一首歌谣:“柳暗花明格道村,绿壳鸡蛋全国名,东部传到上海滩,西部传到帕米尔,北面传到大草原,南面传到北海湾。”这是村民自豪的心声,也是村规民约有力约束下全村发展的见证。

作为绿壳蛋鸡的发源地,格道村有一个令人吃惊的秘密。

这个靠养鸡致富的小村子,酒席上鲜有和鸡肉相关的菜肴。

53岁的胡昌兴摆起了“龙门阵”:“2006年,格道村绿壳鸡蛋开始以高于其它鸡蛋的价格进入市场,因为养殖规模很小,产品经常供不应求。”

“一部分致富心切的村民便购买外地鸡种回来养殖,认为只要同本地鸡一起养就可以产下绿壳鸡蛋。”

“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外地品种的鸡根本就产不出绿壳鸡蛋,特别是买来办酒席的鸡还带来了鸡瘟和各种鸡病。”

“而绿壳蛋鸡产的蛋很值钱,大家都舍不得把鸡杀了来办酒席,时间一长,鸡肉不上酒席就成为了村里的秘密和习惯。”

格道村村委会的公开栏上贴着一张“村规民约”,第十八条这样写道:从市场购买商品鸡办酒席,处罚50至100元,造成疫情的罚3000至5000元。

“这是村民举手表决后定下来的,这样我们不仅可以避免鸡瘟的传染,而且可以保护纯种的绿壳蛋鸡。”村主任班朝斌解释说。

“也有人说我们自我封闭,没有市场眼光,但我们必须坚持这样做,否则绿壳鸡蛋会消失。”班朝斌有些自嘲地说,“这就是我们的‘地方保护主义’”。

良好的发展环境,促使村民们发展生产的热情高涨。目前格道村已种植核桃2560亩、水果萝卜500亩,392户养殖绿壳蛋鸡,人均创收2000元左右。此外,村里还有规模野猪、野鸡、兔养殖专业户。据村支书李敏的保守估计,不算去外面打工的收入,去年,该村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6000元左右。

营销朋友(2014-11-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