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特色编辑管理制度健康运行。1992年3月,学校成立了“三处一室”,管理机构,1992年8月,学校实行了校长负责制,1998年实行了结构工资制,教师聘任制和校长聘任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激活教师队伍,激发教师员工干事业的积极性。教职工代表大会作为民主管理的重要机构,为拓宽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渠道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创建省级示范高中为目标,提出了“文明,创新,奋进,卓越”的校训,“敬业,奉献,博学,笃行”的教风和“励志,乐学,善思,有恒”的学风。
教学工作硕果累累。学校确立了教研兴校的发展战略,坚持开展两个层次,三个序列评说课活动和教育科研的申报立项,师带徒,三级课评定等活动。王评张本祥巩海龙王想成,邓忠义等教师的教研项目和创新成果,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和同行的好评。
教师队伍的到加强。近年来 ,通过离职进修,函授,自考等形式的学历补修教育,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得到提高。学校每年选派教师参加省市两级组织的学科培训和岗位培训,建立了教师继续教育档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提高。学校先后有55人获得全国,省市优秀教师称号,原校长包效仁,教师李茂同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现任校长杨兴海获得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称号。如此称号还有很多。
办学条件的到改善。近10年来,学校通过各种方式筹措资金,添置了电教设备和理化实验器材,使理化试验开出率达到98%;部分学科开始使用电视,幻灯,录音,录像和计算机教学设施。2002年修建学生公寓一栋,2003年修建教学大楼1栋。2005年新修教学楼公寓楼综合楼和实验楼各一栋,总投资近1000万,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办学特色逐步彰显,有校刊光华和校报一中天地,陶冶了师生情操。学生吕博海,和汪愿愿先后在全国中学生教学化学竞赛或甘肃赛区一等奖;薛东明等10名中小学生被评为甘肃省优秀中小学生——世纪之星;刘斌和张军林拾到巨额存款存折后交给失主,张军锋和张强分别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大和清华,成为武山人的骄傲。学校扇鼓队先后参加省八运会,首届中国丝绸之路节和省4届农运会,以其独特的创意和精湛的表演获得创作奖和表演奖;刘如凌,邓忠义,汪连德等老师辅导的学生了邓家堡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教训获得全国生物百项兴趣活动2等奖。学校于1995年被评为天水市文明单位,1999年被评为天水市双拥工作先进单位,2001年被评为天水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新的世纪。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全体师生正在以崭新的面貌,饱满的热情致力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为建设一流的现代化学校不懈努力。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