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特产——吃货注意了

家乡区县: 永州市祁阳县

   墨鱼豆腐丝

   祁阳县潘家埠、进宝塘一带流传一道墨鱼豆腐丝名菜。此菜的主要原料为墨鱼、豆腐、肉丝。将浸泡的墨鱼和瘦肉均切成丝,用茶油小炒,不加盐,铲出后用小碗盛置一旁;选择洁白质嫩的豆腐块,将其切成狭长细片(约3公分长),用茶油温火微炒,再放入炒好的墨鱼丝、肉丝,配以猪油、葱、蒜、芹菜、辣椒、味精、酱油等佐料,加少量水,旺火炒焖;有的还加以冬笋或红萝卜丝,更加味美色鲜。此道菜可谓荤、素荟萃,集豆类、肉类、海味营养之精华,色香味俱佳,实属席上珍品。

  文明米粉

文明米粉是祁阳的传统风味,因其明末清初始创于该县文明铺地方而得名。文明米粉在原料选用、粉丝制作和粉汤配制等方面,均有其独特的技巧和讲究。用来榨粉的原料,必须是优质稻米,以新谷新米为佳。制作时,先用温热水把米泡到能用手捏碎为止;浸好的米,要求磨细、磨成干湿适度的米浆;滤干后,置于竹簟,架在锅中悬水加热暖之,使团胚在适当温度下发酵至一定程度,进行揉挪;挪至软糯程度,作成两个拳头大小的团子,浸入沸水中略煮,待外呈熟黄内仍生白时,起出用石臼舂到溶合粘糯;然后挪成团子,置入木制的榨粉架的粉筒,用人力榨出细长的粉丝,再放入沸水中煮熟,转泡入冷水中即成。粉丝制成后,用猪骨头和豆豉炖汤作粉汤;用四分之二的精肉、四分之一的肥肉和四分之一的新猪油滓,一并剁碎泡入滚开的豆豉汤里,一滚即起遂成粉“罩子”。最后,将粉丝泡进盛沸水的大锅中一、二分钟、随即用长筷夹入捞箕中,并尽量使渍在粉里的杂水滤出,盛入碗里,加上葱花、红辣椒酱、新煎的猪油、带汤的“罩子”,注入配好的热汤,就成了热呼呼、鲜艳艳、香喷喷、味津津的一碗文明粉。

  祁阳乌梅

 祁阳乌梅,已有四百年的历史,种植在睦关头、云盘甸、太白山、赤塘等乡之低矮丘陵山地上。五月中旬果实未成熟时,将青梅采摘回家,用杉木炭灰拌匀后,炭火烤干即成乌梅。它有止渴、解热、镇吐、止咳、生津、驱虫等功能。故将乌梅列入珍贵稀有药物一类。经济价值很高,每百市斤价达180元。 祁阳乌梅有青梅和红梅两大类:青梅类分桃梅和药梅,果实未成熟时幸免为青色,完全成熟时仍为青黄色。红梅类分鸭蛋梅和李梅。成熟过程中向阳面红色逐渐加深。祁阳县下马渡区历史上有成片和散生的梅树数万株,年产量在千担以上。

 祁阳笔鱼

历史:祁阳笔鱼,产于湖南祁阳地区的浯溪一带,形似毛笔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席上珍品”之称。据说这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关。苏东坡有次途经祁阳,被当地山水奇景所吸引,祁阳知县特邀其夜游浯溪,并在船上设宴相待,苏东坡异常兴奋,当他正要挥毫作诗时,毛笔突然被一股旋风卷走,落在江中,立刻变成无数形似笔杆、色泽鲜艳的鱼。古人诗曰:“天意东坡不留字,神笔化作席上珍。”祁阳笔鱼便由此得名。用笔鱼和辣椒煸烧而成。成菜肉质细嫩,油而不腻,香味浓郁,鲜甘可口。

影子(2014-04-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