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面仙岩位于周坡镇西南部约五华里的藤山垌口,高数百米,壁上一块白面石数十里之外可见。岩山呈圆状,洞口挨近山顶。
据县志载:藤山白面仙岩,昔有仙人炼丹于此,其丹灶遗迹至今仍存。此岩洞历来为释道两家僧人道士之居所,富丽堂皇。岩中既雕刻有十八罗汉,又塑有张飞、关公、观音娘娘的塑像。
相传过去有一仙姑下界居此岩,其时天大旱,河水干涸,而海拔200余米高的仙岩山顶上的溶洞口有一眼池水却清澈甘甜,长舀不涸,不舀不溢。人们大奇,深信是仙姑点化之故,称其为“仙泉”,纷纷前来拜谒讨水。上世纪八十年代,笔者陪同暨南大学历史系一批学者考察该溶洞时,皆对此山顶之泉啧啧称奇。
还有的说很久以前,在白面仙岩左侧,有一个叫猪仔峡的穷山村,因民风淳朴,得白面仙岩仙人点化,每年年初三都会有一头猪仔从进入村子的山峡道走入民居。日子久了,有人开始贪心起来,心想进村的山峡道太窄了,所以每年只能进一头猪仔,如果把峡道扩大一点,不就能多来几条猪仔了吗?于是偷偷做了此“好事”,谁知此后峡中再也没来过猪仔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