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龙有个叫“夷齐读书处”的地方说不上稀奇,稀奇的是伯夷、叔齐学得大道,后来被称为“圣之圣”;卢龙这片土地上出几个名人也没什么不得了,不得了的是古往今来英才辈出。
出圣贤的地方,天地间自带灵气。的确,卢龙成了拜学圣地,涌现了不少英才。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祖籍在此自不必说,唐魏博节度使田弘正,也是平州卢龙人。他平素嗜学,建藏书楼聚书万余卷。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国家分裂,田弘正深明大义,将魏博归唐,才使黄河以北的局势出现转机。归顺后,他率军征讨平叛,为维护国家统一做出了非凡贡献。祖居卢龙二街的中国著名地质学教授白眉初,学问高深,曾任邓颖超的老师并为其改名,是当时国内地理学发展的领军人物。革命先驱李大钊于1905年进入永平中学堂求学,在这里实现了立志救亡图存的人生转向。祖居新房子村的李书华、李书田兄弟,潜心治学,成为世界知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李书华曾任民国时期教育部长,李书田在美国开创世界开明大学。李氏家族三代人,博士学位19个。境内的百年名校——卢龙中学的教育质量一直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县里一个只有170多户人家的小村,已培养出180名大学生。陀罗尼经幢下,村民刘宝义把陋室变成了展馆,墙上贴有文字、图片,炕上摆着各种实物,卢龙历史在他口中如数家珍。
“夷齐读书处”所在的高各庄村及一个邻村,出了两位正厅级干部,均以儒雅博学而受人敬重。卢龙人常常携子到“夷齐读书处”拜谒圣贤,因为他们坚信——圣贤福佑,学有所成。一不留神,这个秘密被外人得知,由此流传一种说法,“不到卢龙县,不知学问浅”。
卢龙中学荣誉展
2002年被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容环境五星级单位”;2003年11月,被河北省教育厅命名为“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学校;
2004年1月被秦皇岛市教育局评为“电化教育先进单位”;
2005年9月被秦皇岛市总工会命名为“先进教工之家”;
2006年2月被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
2007年3月被河北省招生委员会评为“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优秀考点”;
2008年1月被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标兵”;
2008年4月被秦皇岛市教育局评为“教学管理先进学校”;
2008年6月被秦皇岛市教育局评为“秦皇岛市学校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2009年1月被河北省公安厅命名为“企业事业内部治安防范工作先进单位”;
2009年2月被中共秦皇岛市委宣传部、秦皇岛市教育局命名为“德育工作先进学校”;
2009年4月被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平安建设示范学校”;
2009年4月被秦皇岛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和教育局命名为“招生考试先进单位”;
2009年12月被秦皇岛市教育局命名为“电子档案工作先进单位”;
2010年3月被秦皇岛市教育局命名为“电化教育先进单位”;
2010年4月被秦皇岛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命名为“市食品安全示范学校”;
2010年5月被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平安建设示范学校”;
2010年5月被秦皇岛市教育局命名为“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
2010年9月被秦皇岛市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局、教育工委命名为“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卢龙县蛤泊乡蛤泊小学遵循“以人为本、主动发展、开放创新”的教育理念,坚持“规范求质量、科研求发展、特色求声誉” 的办学思路,追求“办一流学校、塑新型教师、育健全人才 ”的办学目标。以“团结 务实 求学上进”作为校训,全面启动新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开放式教育教学体系,坚持科研兴校,走内涵发展道路,学校承担的省级实验课题―――“小学创新学习策略的研究”,2006年10月通过了中国教育学会小学创新研究专业委员会专家组的鉴定。
燕山脚下,青龙河畔,孤竹古城处处生机盎然。地处希望田野中的卢龙第三实验小学,始建于1991年,占地面积 14786平方米 ,建筑面积4178平方米。学校建有200米塑胶操场,24个专用教室,建有网管中心,实现了班班通,教师基本达到人手一机。二十年来,随着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学校从7个班发展到29个教学班,现已成为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良好社会声誉的示范学校。 在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秉承“办有灵魂的教育 育有底气的新人”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素质教育作为办学第一要义,勇立课改潮头。确立了“建书香校园,办一流名校”的办学目标,谨遵“诚信、勤勉、睿思、创新”的校训,继承和弘扬“求实、求活、求新”的教风,着力培养“好学、善学、真学”的优良学风,倾心铸就 “文明、和谐、进取”的朴实校风。
王雪http://abc.wm23.com/wyxiahua
卢龙专题http://wutongzi.com/kan/hebei/lulong.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