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女性在历史上的贡献

家乡区县: 佛山市顺德区

顺德女性在传统视角中一直似是烟视媚行,俯首低眉。其实,在顺德历史长河中,聪颖勤奋的她们总是偶露峥嵘,让人刮目相看,在经济文化领域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某些阶段甚至不让须眉,自领风骚。可以说,没有出类拔萃的顺德女性的早作夜劳,春耕秋耘,没有顺德女性的贞静娴柔,内和外顺,“岭南壮县”、“南国丝都”、“广东银行”等耀目成就必大为逊色。因此,客观回复她们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成就,无疑能让一个更真实的顺德浮现眼前。

顺德是广绣重要发源地。绚丽夺目,针细工巧,充满岭南特色的刺绣工艺一直是心灵手巧的顺德女性的得意杰作。清末以来,广绣七成从业人员都是顺德女子。那时客商大多来自国外,订货一次就是半年甚至一年,因而形成顺德十分稳定的支柱产业。据记载,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件普通3.3尺四角花巾就卖40~50元港币。当时港币币值还略高。当时l元钱可买20斤大米或7斤猪肉。报社编辑的月薪是40~100元。由此可见当时绣女创造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三十年代,顺德刺绣行业仍十分鼎盛,特别是北滘一带,超过九成女性从事这一行业。她们每个月最高工资为白银25元,最低也高达10元。当时白银1元就可买16斤大米。一个小学生一年的学费只需6块钱。因此,大量精美的刺绣精品源源不断地走向市场的同时,也为顺德积累了大量财富。一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保存继承广绣技艺精华的同时,顺德女性刺绣技工还不断创新,推出了西洋画、人物画、绒绣珠绣等新产品,其中《百鸟朝凤》绒绣画片还在1982年获得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

一眼毫针,一束彩线,一双巧手,一片笑声,绣出了个斑斓顺德,绣出个膏壤沃野的岭南壮县。纤纤顺德女子,功不可没。

吴泳琳(2014-11-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