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5月6日(农历立夏节),河南省商城县南部地区(现金寨县),爆发了以民团起义为主并和农民暴动相结合的武装起义。它是继湖北省黄麻起义之后,在大别山区爆发的又一次武装起义。
1928年初,中共商南区委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准备发动农民,举行武装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实行土地革命。为此,中共商南区委一面深入发动群众,秘密发展农民武装;一面抓紧士兵工作,掌握敌人的武装。他们挑选出一批共产党员和农民勇敢分子,组成“摸瓜队”,不断镇压反动分子、筹集革命经费、搜集武器弹药,并乘商城县保安大队及和区、乐区反动民团扩编之机,派遣共产党员漆德玮、吴承阁、周维炯等打入县保安大队、民团内部。不久,党组织在各处民团中先后发展的党员约有40多人,控制了100多支枪。
1928年12月下旬,中共中央巡视员郭述申到豫东南传达党的六大精神。中共商南区委决定从加强日常经济斗争入手,在各地普遍开展抗租、抗债、抗税、抗捐和“均粮斗争”,打开地主粮仓,分给无粮农民。到1929年初,商城县已有共产党员373人,商南地区农协秘密武装小组成员也发展到100多人。
革命力量不断发展,使得反动势力惊恐万状,开始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残酷镇压。面临紧急形势,中共商罗麻特别区委决定将原定于中秋节举行的起义,提前到5月6日,借敌人过立夏节的机会发动。
5月6日晚,武装起义在商南地区全面爆发。由于计划周密,一夜之间,商南地区基本为起义武装所控制。
5月9日,各种起义队伍汇集斑竹园召开了群众大会,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亦称红三十二师),师长周维炯,下辖第九十七、九十八两个团和特务营、炸弹队。全师共200多人。
红三十二师成立后,立即开展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经过近四个月的艰苦奋战,初步创建了豫东南革命根据地。红三十二师和豫东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对鄂豫边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对支援皖西六霍起义,乃至对整个鄂豫皖边区工农武装割据的实现,都起了重要作用。(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战斗讲述:
商南起义是黄麻起义之后大别山区发生的又一场影响深远的武装暴动。这是发生在白色区域的红色基因。1927年,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之后,英勇的共产党人从血泊中爬起来,来不及揩干净身上的血迹,便义无反顾地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了无数次武装起义,大多数起义的结果与黄麻起义差不多,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在一些偏僻贫穷省份边缘,创建并残留了一些兵力不大的游击队。在南京政府的军事地图上,它们不过是一些待“剿”的四处流窜的“赤匪”,还没有谁真正将他们看成是一种威胁。然而驾驭历史之车的老人却看到了:星星之火,它将预示着一个枪林弹雨、血流成河的年代就要到来;比喜玛拉雅山形成还早的大别山,将会变成一座红山褐土的革命发源地。
商南起义的指导者是中央巡视员曹壮父,总指挥是中共商罗麻特别区委书记徐子清。徐子清是湖北麻城人,黄麻起义的领导人之一,他与徐其虚等四人一起被鄂东北特委派往商南地区活动,不久与当地党组织取得联系,成功地组织了立夏节起义,接着便开始了商南苏区和红军的组建工作。
5月7日,具有临时政权性质的商南农民委员会成立,开始执行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政策。数日之内,商南三区的地主粮仓被纷纷打开,土豪劣绅被起义农民处死。
5月9日,各路起义队伍齐聚斑竹园,召开群众大会,处决了豪绅罗维楚和反动分子周若发,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二师,周维炯任师长,徐其虚任党代表,漆海峰任参谋长,全师辖九十八团,团长郑延青;九十七团,团长肖方;师直特务营营长姚弟圃,全师二百多人,三十六条枪,副师长漆德瑞未到职。
漆德玮是在周维炯打进丁家埠杨晋阶民团的同时打入商城县民团大队的。在暴动时,被调往商固边区驻防,因而未能参加暴动。暴动成功后,早想回来,没有合适机会。正好县长李鹤鸣指定民团大队长王继亚对起义军进行收买改编。王继亚首先派漆德玮来执行这个任务。他认为周维炯暴动不过是为了某些权势未能达到所致,漆德玮是周维炯表兄,去做策反工作正适合。王继亚说,周维炯反正后,立即委任丁家埠民团团总,否则就派兵“清剿”。漆德玮接受任务很高兴,但怕中王继亚欲擒故纵的诡计,便说,周维炯是黑杀党,翻脸不认人,怕去了回不来,要求带武装,讲得好就讲,讲不好就设法把周维炯诓出来干掉。王继亚说可以。漆德玮挑了十八名精明强干的士兵出发了。周维炯亲自迎接到四道河。这对莫逆相交的战友胜利地团聚了。红三十二师犹如猛虎添翼。
5月10日,党和红军领导在斑竹园文昌宫召开工作会议,决定扩大红军,发展赤卫队和农民协会,建立苏维埃政权。会议决定在南溪黄鹤湾设立临时办事处,行使政府职能,由徐其虚任办事处主任;在南溪林氏祠建立学兵团,培训红军干部;在斑竹园附近的马冲成立军需处和红军医院,在佛堂拗成立红军兵工厂。至此,皖西南苏区初具雏形,莽莽苍苍的大别山区,又多了一块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割据地区,一支为穷人争天下的红军队伍。
从这一天起,周维炯开始在大别山北麓的红白之战中崭露头角。红三十二师成立后,发展红军、保卫苏区成了当务之急。商罗麻特别区委会上,周维炯审时度势,提议红三十二师应扶暴动的余威,扫荡苏区附近的反动民团,夺取枪支,壮大自己的力量,为将来更艰苦的斗争做准备!
这是一个有远见的建议,区委书记徐子清当即表示支持。于是红三十二师成立的第三天,周维炯、徐其虚便率部从驻地斑竹园出发,一路东征,连克冈家寨、胭脂、大埠口等地民团,收缴枪支,开仓分粮,发动群众。每次战斗,周维炯、徐其虚总是亲率以丁家埠起义队伍为核心编成的钢枪连冲在前面,手拿大刀、梭标的战士和成千上万的苏区群众随后一拥而上。三四天间,商南苏区周围的十几处民团不是被打垮,便是望风而逃,红三十二师得枪四十余支,战斗力增强了,苏区也在斗争中得到了扩大。
商南的反动势力对这支红军的出现又惊又怕,迅速勾结起来,向苏区展开反攻。5月16日,逃进商城的反动民团头子顾敬之,在汤家汇用铡刀铡死我红军家属和群众一百多人。他带领重新收拢起来的亲区民团,又请来王继亚的商城县保安大队,共三百余人,带着三挺机枪,杀气腾腾地奔向红军后方基地斑竹园。斑竹园只有些地方苏维埃的工作人员,形势十分危急。商城地下党及时将情况告知东征的周维炯。
“一个字,打!”周维炯浓眉紧皱,说,“顾敬之的民团没什么战斗力,王继亚的保安队也不会真为他卖命。定下巧计,埋下伏兵,定能取胜!”
王继亚是商城人,在保定军校混过几年,后来在四川军阀杨森部当营长,因和上司闹桃色纠纷出了人命,逃回家乡,当上了县民团大队长。他根本没把周维炯这支起义军放在眼里。
“周维炯这几个毛猴子兵,人不过百,枪不过五十,且都是草介之辈,只要我王某亲自出马,消灭他们易如反掌。”王继亚对顾敬之夸下海口。
王继亚带了一个连的兵力,经余子店、四道河到南溪,分两路向大埠口一带的红三十二师进攻。
周维炯率部连夜赶至余富山。这儿是敌人的必经之路。周维炯将红九十七团放在山上,担任正面阻击,九十八团埋伏在对面小树林里,一见敌人溃退,就从半路杀出,将其截为数段,包围歼灭!
红三十二师的七十多条枪全集中在九十七团。当时这七十多条枪一起开火,子弹飞蝗一般飞向敌人。山上山下,枪声震耳,条条蓝色烟带窜进敌群。顾敬之、王继亚的人马突遭如此猛烈打击,前面的纷纷毙命,后面的惊呼一声,没命一样朝后跑。敌人出现了整体崩溃的迹象。
“同志们,跟着我,冲啊——!”周维炯见时机已到,高喊一声,和九十七团团长肖方同时跃起,率领着这个团的大刀队和梭标队冲下山,与敌人展开肉搏。敌人军心已散,如决堤之水,向后涌去。
“妈的,怎么会这样!”王继亚胖头胖脑,一脸横向。他骂了一句觉得势头不对,掉转马头,率先逃命。
顾敬之这条老狗别看他家有水牢,老虎凳,专门对付穷苦老百姓,这回他依仗王继亚给他壮胆,见王继亚先逃,气得大骂连声,三十六计走为上,他也将马屁股一拍,跟着逃命。
对面小树林里,突然山崩一样,响起一片杀声。原来是徐其虚和九十九团团长郑延青率部杀将出来。逃敌遭此一冲,立即散为数群,满山遍野,争相逃命。
“给我追!”冲到山下的周维炯怒眉直竖,大声命令战士们。
一个多小时后,战斗胜利结束。三十多名敌人被击毙,四十多人做了俘虏。周维炯清点武器,发现只缴到二十多条枪。原来顾敬之的民团和王继亚的保安队里钢枪也不多。
他对战果很不满意,皱着眉头,对徐其虚说:“这些俘虏你来处理,我带队去打双河、皂靴河民团,再弄一批枪来!”
这天夜里,他率领红三十二师连续突袭双河、皂靴河民团,两战皆捷,缴枪十余支。全师一百多人,基本上都有了钢枪,士气大增。
顾敬之、王继亚败逃商城之后,商城境内的地主武装对周维炯闻风丧胆,不敢再来骚扰。周维炯一发而不可收,再次向徐子清请示,要带领队伍超过豫皖边界,兵出大别山东麓,到皖西金家寨、燕子河一带扫荡民团,夺取武器扩大红军和苏区。金家寨和燕子河都是皖西的好地方,它们依山傍水,清秀奇丽,敌人紧紧占住这两个地方。 徐子清同意兵出皖西。
“维炯,去吧,趁敌人正规部队还没有进攻我们,多搞点部队、武器和地盘!”
周维炯、徐其虚二次率部出斑竹园,一路东南,越过豫皖边境,突然出现在皖西六安治下的金家寨。民团头目汪东阁猝不及防,望风而逃。红三十二师留下一批人发动群众,主力南下英山燕子河,将当地民团打得大败而逃。周维炯接着又挥师东下,袭击请佛庵民团,连战皆捷,皖西震动。受其影响,6月初,商城白军一个连起义,参加红三十二师,为首的是连长吴云山。被编为一○○团,由吴云山任团长。其后,又有蒋军散兵四十多人携枪投奔红军。
不到三个月,红三十二师已由一百多人三十六条枪发展到三百多人枪,声威大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