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特产—即墨老酒

家乡区县:


    产自即墨的黄酒品类——即墨老酒,是食品工业中的一颗明珠。它以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典型的地方风味,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誉。即墨老酒酒液清亮透明,深棕红色,酒香浓郁,口味醇厚,微苦而余香不绝。  
    黄酒的药用价值,是任何酒种所无法比拟的。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详述了69种黄酒泡制药材治百病的秘方《汉书。食贷志下》:“酒,百药之长”,说的就是黄酒。《神农本草经》:“大寒凝海,惟酒不冰,明其热性,独冠群物。药家多须以行其势”。即使在科学已相当发达的今天,许多中药材仍须以黄酒工人正在制作酒泡制方可助其功效。古时地方官员把“醪酒”当作珍品向皇室进贡。相传,春秋时,齐国君齐景公朝拜崂山仙境,谓之“仙酒”;战国时齐将田单巧摆“火牛阵”大破燕军,谓之“牛酒”;秦始皇东赴崂山索取长生不老药,谓之“寿酒”;几代君王开怀畅饮此酒,谓之“珍浆”。唐期中期,人们发现“醪酒”威力“适筋骨入骨髓”,别称“骼髅酒”,又称“骷辘酒”。到了宋代,人们为了把酒史长、酿造好、价值高的“醪酒”同其它地区黄酒区别开来,以便于开展贸易往来,故又把,“醪酒”改名为“即墨老酒”。此名延用至今。清代道光年间,即墨老酒产销达到极盛时期,老酒不仅畅销全国各大商埠,而且出口远销日本及南洋诸国。
    即墨老酒是选用大黄米、陈伏麦曲、崂山(麦饭石)矿泉水,按照"黍米必齐、即墨老酒曲蘖必时、水泉必秀、陶器必良、火剂必得"的古代造酒六法酿制而成(“古遗六法”),经自然发酵后压榨所得的原汁而成。具有色泽丽、气味馥郁、香型独特、性质温馨、质地醇厚等特点,是理想的营养饮料。酒中的糖、酒、酸、色、香、味全为天然所得,不添加任何成分,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即墨老酒的营养成分比较齐全,含有糖分、糊精、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甘油、高级醇、维生素、无机盐等。1984年,吉林大学化学系对即墨老酒检测:这种酒氨基酸含量每公斤为1万毫克以上,达17种之多。定量常饮,能滋补身心,增进健康,振奋精神;配制中药服用,可增强脾胃,舒筋活血,促进新陈代谢。对产妇尤有补血化淤之特殊功能。其中赖氨酸、蛋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等八种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生理需要的必需氨基酸。另外,还含钙、镁等无机盐及锌、铜、锶、锰等16种微量元素,因此被营养学家称为“液体蛋糕”、“营养酒王”。即墨老酒有着良好的保健功效,适量常饮可以改善人体微循环,舒筋活血,健脾和胃,抗衰益寿,乌发美容,实为滋补健身之佳酿,对关节炎、腰腿疼及妇科病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历来被中医用作“药酒”。
    解放前夕,民族工商业萧条不堪,而屈指可数的即墨黄酒作坊却得以幸存。解放后,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1950年以旧作坊为基础,正式组建了即墨黄酒厂。由于继承发展了传统的酿造工艺,即墨老酒的产量逐年提高。1951年年产量仅20吨,1984年年产量就达到887吨。过去,只能凭医院介绍信买到的即墨老酒,现在已经变为人们的生活饮料了。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而且出口新加坡、日本、蒙古、前苏联、罗马尼亚等国家。建国后,国家对酒类产品实行专卖,直到改革开放前,山东即墨黄酒厂的即墨老酒产量不足千吨,改革开放后,几经扩建改造,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形成了年产超万吨的生产能力。市场开放初期,即墨曾一度注册六七十家小黄酒厂,以低劣产品充斥市场,严重损害了即墨老酒的声誉,出现了人们想喝又不敢喝的状况,造成即墨老酒销量急剧下降,山东即墨黄酒厂经营十分困难。1998年底,新华锦集团买断了山东即墨黄酒厂的全部产权,几经努力,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加强了对市场的整顿和监控,即墨老酒重现生机,目前,产销量已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即墨老酒的饮用方法也是很有讲究的。1.  温饮黄酒。黄酒最传统的饮法,当然是温饮。温饮的显著特点是酒香浓郁,酒味柔和。温酒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将盛酒器放入热水中烫热,另一种是隔火加温。但黄酒加热时间不宜过久,否则酒精都挥发掉了,反而淡而无味。一般,冬天盛行温饮。黄酒的最佳品评温度是在38℃左右。在黄酒烫热的过程中,黄酒中含有的极微量对人体健康无益的甲醇、醛、醚类等有机化合物,会随着温度升高而挥发掉,同时,脂类芳香物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蒸腾,从而使酒味更加甘爽醇厚,芬芳浓郁。因此,黄酒烫热喝是有利于健康的。(我们可以利用黄酒可以温热,再加之正确的温热工具与温热方法,添之正确的传统文化,黄酒的复兴是肯定的)2.    冰镇黄酒。目前,在年轻人中盛行一种冰黄酒的喝法,尤其在我国香港及日本,流行黄酒加冰后饮用。自制冰镇黄酒,可以从超市买来黄酒后,放入冰箱冷藏室。如是温控冰箱,温度控制在3℃左右为宜。饮时再在杯中放几块冰,口感更好。也可根据个人口味,在酒中放入话梅、柠檬等,或兑些雪碧、可乐、果汁。有消暑、促进食欲的功效。3. 佐餐黄酒。黄酒的配餐也十分讲究,以不同的菜配不同的酒,则更可领略黄酒的特有风味,饮酒,在宋代以前是黄酒为主,方法是很讲究的。由于黄酒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因而要想真正饮用得法,有味有趣,就要懂得饮酒佐餐的艺术。据文献记载,古时君王进食必“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不仅注重“饮”与“膳”的匹配和谐,而且十分讲究饮食的规格和礼俗。这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个典范。黄酒的低酒精度、高营养和保健价值,确定了它的佐饮佐餐和礼仪地位。而这一些又给人们带来了快乐和艺术享受。饮酒佐餐应符合以下三条:一是有助于充分表现酒与食品色、香、味、风格的搭配;二是有助于人体胃的消化功能;三是以饮酒佐餐为主。

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100565.htm;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58362114.html

 

周重光(2014-03-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