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初夏,千峰夺翠。我们走进美丽和谐的北疆名校牙克石林业第一中学。感受到1959年建校的牙克石林业第一中学,伴着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春风,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浓郁的校园文化,充满特色的办学理念,精致化的管理模式,追求卓越的品牌目标,无不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和感染。
优美的校园环境整洁怡人,庄重典雅。宽阔的塑胶跑道,绿茵茵的草坪,楼前路旁各具特色的花坛树木、古朴的薪火文化长廊,绿色掩映中的教学楼、实验楼、科技楼、现代化的文体中心、学生公寓、餐厅及镌刻着“明德”、“止善”等名言警句的文化石和历年高考状元墙,亭台回廊,整个校园充满浓郁的文化内涵和厚重的文化底蕴,随处都能感受到全校师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一直奋战在教育一线的孙秀文校长,始终用这样一种全新的办学理念引领着学校的每位执教者:“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帮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个性支点,尊重他们的差异、选择和权利。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学生终生发展打好"底色",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
在这里,拥有着一大批在教育教学上各有建树的优秀教师,为每个学生搭建起适合的教育及个性发展的舞台。近年来,这所祖国北疆重点高级中学,通过精致化管理、分层教学、品牌生打造、全员育人导师制等诸多措施,创造了适合不同潜质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走出了一条特殊才能学生充分发展,全体学生人人成才的办学之路,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学子,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教育界的同仁和领导参观了牙克石林业第一中学之后都有这样的感慨:这就是我们地区基础教育的“北大”和“清华”。在这样美丽的校园,每个角落都充满着活力与激情,让人惊叹和感动,充满特色的“适合教育”让学生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来到“状元墙”前,镌刻在墙上的一串串名字让人感到振奋。校领导介绍说,2000年至2011年,学校本科上线总人数11194人,其中重点大学2080人。2012年高考又传捷报:报考总人数971人,一本上线率达47%,比去年提升了12个百分点,艺术类考生上线率100%,二本B上线率80.1%,比去年提高了12.3%;二本C以上上线率94%,比去年提高了5.5%。袁丁帅同学在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中获奖,已被浙江大学录取,冯 同学以637分位居牙克石市理科裸分第一名。
学校2008年归属呼伦贝尔市政府管理,成为呼伦贝尔市教育局直属校以来,高考本科升学率一年上一个新台阶,4年迈出4大步,实现了与海拉尔二中并驾齐驱,共同引领呼伦贝尔市高中教育的发展目标。
校园文化绚丽多彩
近年来,牙克石林业第一中学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入手,开设太极拳课程、开展感恩教育、进行书法、古典诗词创作和《弟子规》学习等,全力打造“传统为魂,文化育人”校园文化环境,挖掘校园文化的内涵,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个性文化的归宿,有效地发挥了文化育人作用。
2007年,学校开设太极拳课,选取42式太极拳进行教学。太极文化的精髓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教学中将技术动作要领与文化内涵的精髓有机结合起来,把健身强体与文化传承结合起来,提升了学生健身的品位,强健了学生的体魄,更培养了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学校大力提倡感恩教育,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孝道与感恩文化,早在2002年,就开展“感恩日”活动,加强学生责任意识和自立自强意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现在感恩日活动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品牌。
这所学校还通过办讲座、编教材、教师个别指导、办字帖展览等多种形式,因材施教进行软硬笔书法训练,学生规范书写能力和写字合格率普遍提高。学生的作业、试卷更加规范、工整。学校用学生优秀的装裱作品装点校园,以展示学校的文化特色;组织学生参加书法大赛,以检验他们的书法能力。2011年高考牙克石林业一中语文成绩取得重大突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学生的规范写字的训练。结集出版的《兰亭薪火》、《翰墨书香》等书,收录师生创作的硬笔书法作品300余幅,展示了书法教学的成就,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诗词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成立了青莲诗社,创办了《青莲诗词楹联报》。通过开笔会、咏精品、办讲座、搞沙龙,办报纸、出特刊、编诗集等一系列活动,传承中华诗词艺术,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出版《芙蓉系列•荷塘清韵》、《菱藕集》等书籍,汇集了师生创作的200首诗词作品,在地区文艺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学校还组建了爱乐社、美术兴趣小组、科技制作小组、各类体育俱乐部等学生社团,成立了学生军乐团、学生合唱团,还开设了音乐、戏曲、书法、绘画、摄影等艺术欣赏课,有意识地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渗透到教学当中。举办“唱响呼伦贝尔”合唱节、民族乐器乐曲演奏比赛、精品诗词朗诵会,使学生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50米长的薪火文化长廊,内涵厚重,别具一格。文化长廊开篇的“校长寄语”话语朴实,意语深长;下设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书法精品”、“教师翰墨”、“校徽解读”、“国粹太极”、“弟子规图文”、“美术摄影”等栏目,内容丰富,成为师生阅读欣赏的场所和展示学校风采的窗口,传递着学校浓厚的文化气息。
开展全校师生学习、诵读《弟子规》活动。规定每天午读时间诵读,领会其中的“忠孝节义,礼仪廉耻”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培养学生“知理、懂事、感恩、诚信、好学、文明”的优秀品质。重新为学校的教学楼等建筑命名,以松树、桦树、柳树和林区的特产野果、百合、红豆、蓝莓命名的学生宿舍、餐厅,更突出了林区特有的“生态文化”和“森林文化”。
(本版撰稿:魏少勋 乌晓梅 图片均由牙克石林业第一中学提供)
精致化管理作导航
近年来,牙克石林业第一中学将“精致化管理”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制定了各部门“精致化管理”方案,完善各项工作流程,遵循“重过程,盯细节,抓效率,看结果”的原则,建立了“精致化管理”长效机制,形成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以“有效教学”、“高效课堂”为目标,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特点的教学管理模式。
在校园里,无论餐厅还是宿舍、树丛还是草坪、教学楼还是运动场,甚至自行车棚、卫生间,到处都整洁明亮,物见本色。教学楼走廊里,更见不到下课追逐和喧哗。在学生公寓,严格细致的管理、周到的服务和对学生的关爱渗透到每个角落,整洁的寝室、淋浴室、洗衣缝补室等,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我们巧逢学校召开运动会,只见3000多名学生参加的会场,退场时井然有序,竟然没留下任何垃圾和纸屑。校长孙秀文告诉我们,这都是学校“精致化管理”收到的效果。
这所学校加强“备、讲、批、辅、考、析”各教学环节精致化管理。做到“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人人修改、注重反思”;精讲精练,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布置作业要限时、限量、全批全改。开展“命题零错误”、“规范试卷”、“满分答卷”活动,提升教师命题,学生答卷的规范水平。
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同时,学校发挥党工团、教代会组织和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作用,及时沟通信息,加强学校与家长、社会的密切联系。学校还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工作考核体系,从制度上助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制定了《教学精致化管理方案》、《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科学操作、规范管理,创新聘用方式,规范用人行为,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通过各类通报会、总结会,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了新课程理念引领下教学实践和过程管理的科学化,从而极大提高了课堂效率。针对学生不同特点,进行分层次教学,开展了品牌生打造、学科竞赛、特长生训练、弱科辅导等,因材施教尝试,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宽阔的平台。
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以班级为单位,组成以班主任为组长,全体任课教师都参与的导师组。每一位导师都有固定的责任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导师。导师为所负责的每一名学生建立工作档案,导师每周至少与责任学生进行一次面谈,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每周定期召开“导师会商会”,与家长配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构建了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灵距离,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自觉做到“我要学”、“我会学”、“我能学”。自我管理,自我完善,主动合作的意识普遍增强,文明素养普遍提高。
在2011届学生中,他们进行了“金字塔式互助学习”的探索,各班选出部分学科优秀的学生做义务辅导。随着此项活动的开展,学生们体验到其中的好处,参加的人数不断增加,互助学习最终演变成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助人的快乐,收获了成功的愉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儇
言
校长,您好
“校长,您好。”这是满园桃李谢春风的声音。
在校园,这亲切质朴的语言,涵盖了牙克石林业第一中学师生和家长对校长孙秀文的热爱和尊敬,这发自心底的声音,是对孙秀文高尚品格、卓越能力和“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所付出心血的最高褒奖。
孙秀文投身教育事业36年来,当教师、教务主任、校长,留下的是一串串坚实而闪光的足迹:林区优秀教师;大兴安岭林区骨干校长;呼伦贝尔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呼伦贝尔市党代表;呼伦贝尔市人大代表;原林业部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校长;“2010年中国教育精英人物”;“全国百名优秀中学校长”;“全国教育科研百强校长”。2012年7月,孙秀文校长又被评为全国特色教育先进工作者。
2009年7月20日,孙秀文在呼伦贝尔市委组织部对中学校长任命考核中高票当选,正式上任牙克石林业第一中学校长。在工作中,孙秀文坚持以公正促廉洁、以廉洁树威信、以威信凝合力,践行着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庄严承诺。
孙秀文常说:“高中阶段教育连接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至关重要。”几年来,孙秀文校长高瞻远瞩,科学决策,民主治教,确定了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主持制定了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牙林一中特色,创造牙林一中品牌”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构建了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开设了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系列校本课程,如心理健康、高中生礼仪、艺术欣赏、书法讲座、游泳、太极拳等,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体质、文明素养、文化修养等综合素质。重视学生的自主发展,组建了各类社团,如“金字塔”自助学习小组、科技制作小组、青莲诗社、兰亭书社、体育俱乐部、合唱团、军乐团等,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