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膏蟹

家乡区县: 湛江市遂溪县

鱼翅、鲍鱼、鳘肚和膏蟹是广东人食谱里的四大海产珍品。其中鱼翅和鳘肚分别来源于鲨鱼和鳘鱼的肢体器官,都是干制海产品,很难见着生鲜的原料,市面上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近来的自然保护宣传以及明胶鱼翅报道留底阴影,不少食家现已敬而远之。而鲍鱼和膏蟹则不然,食材多以生猛鲜活,看得见、摸得着,最著称的是湛江硇洲鲍鱼及雷州湾膏蟹,原生态生产方式,产自未受工业污染的海域。
湛江人入伙、成婚或生子大喜大庆摆的贺筵高档酒席,或是接待贵宾的名贵筵席上,往往同时捧出上述四大海珍大饱食客。通常烹法是鸡煲翅、鳘肚羹、蒜蓉蒸鲍鱼和油焗膏蟹,主人的热情与真挚尽情表达于菜肴之上。
膏蟹即是雌性青蟹(学名锯缘青蟹),主要产自江浙、两广、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沿海。多栖息于河口、内湾、红树林等盐度稍低的泥沼中。其头胸甲呈椭圆形,宽长比约1.5倍;背面隆起,光滑;体扁平、无毛,后足形如棹。雷州半岛三面环海,拥有绵长的海岸线,沿海潮间带分布着中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滩涂湿地。区内河口密布,海湾众多,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使其拥有无可比拟的美食资源及丰富食材,被视为美食天堂,其中的膏蟹就是特产之一。
食蟹讲究时节。冬春季节蟹瘦,少膏少肉。夏秋两季是品蟹好时节,此时蟹肥,多膏多肉,金黄油润的膏状物充满头胸甲内腔和肉身,膏腻油美。蟹肉细腻鲜嫩,撕出白玉般的肉质食之,味甜鲜香。席间食用的时序有讲究,农家人食蟹多于正餐前,或站或坐或蹬在庭院地上,先撕两只螯钳咬碎肢甲食肉,再撬开腹甲一步步食开,甲壳散乱一地,自然无拘,权当开胃零食。城市里面,多主张席间半饱时食蟹。如果做前菜,则后菜全然无味了;如是餐后再食,此时腹中已饱,百味无兴了。蟹肉高蛋白,多食不好消化,弄不好还会患腹泄之疾。需要辅之佐料,常用的蘸料多是红醋、蟹醋或姜醋之类的酸性调味料,有助吸收消化。食蟹若用钳子之类的辅助工具,虽文雅干净,但缺少大口嚼食的劲头与痛快。动手撕掰咬嚼,原始而真切。

东方(2014-11-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