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儿寺镇,在红安来说,虽然没有七里坪镇那样显赫的名声,也没有八里湾镇那样古老,然而它曾经因为有一座名曰“觅儿寺”的寺庙而名扬四方,尤其是有关修建“觅儿寺”的一些传说,更吸引了不少的信男善女前往寺庙顶礼膜拜,使这个原来不大出名的集镇名声大振。
觅儿寺镇原名永新集,是一个地处丘陵岗地的小镇。原来在250米左右的狭长街道两旁,有一些房屋矮小的杂货铺、饭馆、酒店、客栈等各类铺面。虽然不很繁华,但每逢赶集或年节到来之时,小镇上除了进行各种商品和农产品交易外,唱戏的、说书的、卖艺的也到镇上各显神通,使小镇突然热闹起来。就在这种热闹的气氛之中,发生了一件影响到“永新集”由此“改名换姓”的事。
相传,有一天一个名叫徐必清的外乡人,带着他的儿子到永新集赶集,一派热闹景象深深吸引了他们父子俩,一时买东西;一时看戏,兴致很高。特别是徐必清的在看戏时被戏的情节所抓住,竟然连身边的儿子离开自己去看其他热闹也未被发觉。当他发现儿子走失后便到处寻找,结果不见踪影。于是他走进集镇上的一个小庙,求助神的保佑,发誓如能找到儿子,定在集上修一寺庙。后来,儿子在人们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他自认为是“神”的威力,便决心修庙还愿,并取名曰“觅儿寺”。另一传说云:徐是当地居民,他兄弟四人,老二无子,盼儿心切,遂将分得的田产变卖修一寺庙,以祈佛赐子,故取名为“觅儿寺”。永新集也改为此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