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文化名人
1.腾格尔
1960出生,作曲家,通俗歌手,国家一级演员,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人。1975年考入内蒙古艺术学校,主修三弦。1980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央民族歌舞团,主要从事通俗歌曲创作和演唱。声音高亢,苍劲有力,擅长表现深沉内在、悲壮豪迈的情感。
2.拉苏荣
蒙古族,中央民族歌舞团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政府津贴获得者。1947年6月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民间歌手世家。1960年参加了乌兰牧骑,从此走上舞台艺术生涯。 1962年考入内蒙古自治区艺术学校,后又深造于中国音乐学院,先后得到昭那斯图教授、内蒙古歌王哈扎布先生、北京汤雪耕教授和马头琴大师色拉西老先生等名师指导。40年来他参加了3000余台文艺演出,并多次在全国性重大文艺演出中获国家级大奖。党和国家的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都看过他的演出。乌兰夫主席一直高兴地称赞他是“小哈扎布”,内蒙古人民将他誉为新中国第二代蒙古族歌王。 拉苏荣曾多次举办过各种不同形式与风格的个人专题音乐会。他作为我国蒙古族的声乐表演艺术家。1995年9月率先在北京音乐厅成功地举办了“绿色的旋律——拉苏荣独唱音乐会”。1997年又推出系列作品“绿色的旋律”演唱艺术电视专题片和“绿色的旋律”演唱专辑(蒙汉文版)。 自60年代起,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地方广播电台录制、播放过500余首蒙汉歌曲;为十余部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演唱了主题歌曲或插曲;他参加过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演出,作为《东方之子》、《中华民族》、《东芝动物乐园》、《正大综艺》等专题节目的特邀嘉宾;1996年他演唱的“锡林河”在中央电视台的音乐电视“MTV”大奖赛中获奖;他经常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参加专题节目并录制过多部唱片、CD、录音专题在国内外发行。 拉苏荣在继承和弘扬民族声乐特点的基础上,又借鉴了其他民族的包括西方音乐在内的声乐技巧的优势和长处,很好地解决了呼吸运用在与长短调结合中的难题,在蒙古族声乐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而且还能够娴熟地演唱各类艺术歌曲,他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也赢得了国内外观众与听众的欢迎,被誉为现当代歌王。 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的使者,拉苏荣还出访过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荣获在保加利亚举行的第22届布尔戈斯世界民间艺术歌曲比赛一等奖。拉苏荣在发挥自己演唱造诣的同时,还致力于歌曲创作并潜心于民族音乐理论的研究。1984年他考入内蒙古大学的蒙古文学研究生班,在读期间他所创作的歌曲曾荣获在保加利亚举行的第22届布尔戈斯世界民间艺术歌曲比赛一等奖。他的论文《论蒙古族长调牧歌》与《蒙古族民歌演唱原理》填补了我国少数民族声乐理论上的空白,不仅在内蒙古自制区荣获文艺理论一等奖,还荣获了蒙古国际长调牧歌艺术节论文金奖。 近年来,他为了继承蒙古民族的民间艺术遗产和弘扬蒙古族老一辈艺术家的奋斗精神,又利用业余时间先后写出了由乌兰夫同志题写书名的《人民歌唱家—哈扎布》一书(20万字蒙古文)和由布赫同志题写书名的《宝音德力格尔传》一书(20万字蒙古文),并均已出版发行。代表曲目:《小黄马》、《森吉德玛》、《啊!草原》、《北疆颂歌》、《锡林河》、《走马》、《博格达山峰》、《弹起我心爱的好必斯》、《遥远的特尔格勒》、《圣主成吉思汗》、《赛里木湖》。
3.张 发
张发 男,汉族,大专文化。1948年出生于内蒙古准格尔旗,197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准格尔旗文化馆、准格尔旗乌兰牧骑、鄂尔多斯市文艺创作研究所从事戏剧创作。二十多年来,先后创作《新娘子下轿》、《十六的月亮》、《双山梁》、《纳林河畔》等剧本40多部,均由当地专业、业余文艺团体排演。其剧作先后获内蒙古自治区艺术创作“萨日纳”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和国家“群星奖”。现任鄂尔多斯市文艺创作研究所所长,一级编剧。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鄂尔多斯艺术研究学会会长。
4.姚鸿起
姚鸿起 男,1942年11月生,内蒙古喀喇沁旗人。曾任鄂尔多斯市委党校教育长,现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发现》副理事长,鄂尔多斯市哲学学会理事长,鄂尔多斯学研究会、鄂尔多斯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教授。 著有《社会主义——中国强盛之路》(新华出版社1990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概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哲学耕耘录》(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中国西部大开发理性思考》(远方出版社2000年出版)、《鄂尔多斯经济跨越发展简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鄂尔多斯工业化之路》(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等10部书。撰写《浅议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个问题》、《论毛泽东对马列主义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试论鄂尔多斯文化建设》、《鄂尔多斯工业化发展研究》、《论鄂尔多斯企业文化》等近百篇论文,获奖30多篇。
5.武家政
武家政,男,汉族,1943年出生,祖籍安徽。1961年参加工作,1968年开始从事文化工作。1990年毕业于北京人文函授大学群众文化管理系。早期从事美术创作和工艺美术设计,曾获内蒙古工艺美术设计二等奖。20世纪80年代后期主攻文化理论研究,至今在国家和省级报刊发表文化理论研究论文和文艺评论40多篇,其中有的在国家级文化建设理论研讨会上宣读,并已有10多篇被辑入《中国跨世纪改革发展文献》等大型丛书。撰写或编审出版了《群众文化工作手册》、《伊盟群众文化论文选》、《鄂尔多斯文化》等专著。学术研究成果已10多次受到国家部级、省级嘉奖。曾任伊克昭盟群艺馆副馆长、伊克昭盟文化处调研室主任,观任鄂尔多斯市文化局编辑部主任、《鄂尔多斯文化》主编。系鄂尔多斯市文艺创作研究所副研究馆员,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内蒙古群众文化学会常务理事、鄂尔多斯市群众文化学会副会长,鄂尔多斯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业绩被收录《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辞书。
6.王志浩
王志浩 男,文博研究馆员,1959年出生,内蒙古鄂尔多斯人,蒙古族,1982年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完成学业后回到鄂尔多斯,一直从事文博工作。现任内蒙古鄂尔多斯博物馆馆长,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考古学会会员,内蒙古考古博物馆学会理事,鄂尔多斯文博学会理事长,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伊克昭盟委员会第八、九、十届委员,鄂尔多斯市政协第一届委员。被评为伊克昭盟优秀政协委员,伊克昭盟首届优秀青年,伊克昭盟直机关优秀党员,鄂尔多斯市首届专业技术拨尖人才等。
先后主持数十处古代遗址和墓葬的考古发掘及重要展览,填补了多项本地区空白。其中1982--1988年主持了伊克昭盟的文物普查,发现地上地下文物1000余处,许多重要遗址被发现。1992年被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特批考古发掘领队资格。
代表论著有:《试论鄂尔多斯地区仰韶时代遗存及其编年与谱系初探》(合著,1991年科学出版社出版);《鄂尔多斯所见之拓拔鲜卑遗存》(1993年2月应美国加州洛杉矶自然博物馆之约而作,1997年发表于日本《博古研究》第13号);1995年4月至5月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赴法国巴黎参加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国际考古学术会议,并作题为《鄂尔多斯地区的岩画与其附近遗迹的研究》的演讲;2000年7月应邀参加“澳大利亚第三届国际岩画学术讨论会”,并作大会学术演讲;2001年6月出版《桑吉道尔基及其诗歌》(民族出版社,合著);2004年将主编出版《鄂尔多斯文物考古文集》(第2辑),约100万字。
7.赵霞
赵霞,国家一级演员,女,汉族,大专,1965年4月2日生,内蒙古东胜人,现任职于鄂尔多斯歌舞剧团,系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少数民族舞蹈家协会会员、内蒙舞协副主席、鄂尔多斯市政协常委、自治区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舞协“双十佳”优秀会员。
1987年6月主演大型民族舞剧《森吉德玛》,参加在承德举行的第五届华北艺术节取得了成功,1988年2月文化部邀请进京演出,主演的舞剧受到中央领导人的接见和好评;1990年9月参加自治区第三届舞蹈比赛获表演一等奖;1990年12月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舞蹈比赛表演双人舞《爱的奉献》获二等奖;1992年11月全国首届舞剧大赛领衔主演的大型民族舞剧《森吉德玛》获个人最佳表演奖(全国八佳之一);1993年获文化部颁发的第三届中国“文华表演奖”;1994年在自治区舞蹈比赛中表演的舞蹈《族魂》获一等奖;1995年5月参加全国第三届舞蹈大赛获表演三等奖;1997年领衔主演的大型舞蹈诗《鄂尔多斯情愫》获中宣部第六届“五一工程奖”;1998年3月在全国百家城市MTV大赛中,自编自演的舞蹈《天簌》获金奖;2000年主演的歌舞《鄂尔多斯畅想》参加全区优秀剧目展演获优秀奖,同年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2001年赴美国参加爱得华州国际舞蹈节,表演的舞蹈获“特别奖”,曾出访了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表演的舞蹈均受到观众的赞扬与好评。
8.孟根苏吉
孟根苏吉,国家一级编剧,男,蒙古族,1949年出生,内蒙古乌审旗人,现任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歌舞剧团副团长,中国少数民族剧协会会员、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70年代初开始从事文艺作品创作,创作了80多部、首剧本、歌词、表演唱等艺术作品。出版了个人诗集《诗的微笑》。由他创作的许多作品多次在全国、全区、全市各类艺术评比中获奖。其中大型鄂尔多斯蒙古剧《银碗》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剧本获全国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剧本“孔雀杯”特别奖。该剧曾代表中国参加蒙古国第二届世界蒙语戏剧艺术节,引起轰动并荣获艺术节的最高纪念奖。1997年至今先后与他人合作创作和发表了大型蒙古剧《抉择》、《罕佳尔》、《母亲的赞歌》、《满都海》等剧本,其中大型鄂尔多斯蒙古剧《罕佳尔》(与人合作)2002年获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剧本“孔雀奖”银奖。
9.胡亚格
胡亚格,男,蒙古族,国家一级演员,1964年生,乌审旗乌审召人。1981年内蒙古学习艺术学校舞蹈专业毕业后在乌审旗乌兰牧骑工作,1986年调入鄂尔多斯歌舞剧团,现为舞蹈队队长,内蒙古舞蹈家协会会员、鄂尔多斯舞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市青年联合会委员。
凭着自己对舞蹈事业的不懈追求,至今多次在全区、全国表演比赛中获奖。1982年乌兰牧骑会演,其表演的舞蹈《献马奶》获表演奖;1990年在全国少数民族舞蹈比赛中表演的《牧人的浪漫曲》荣获一等奖、《爱的奉献》获二等奖;1992年参加全国舞剧观摩演出,饰演《森吉德玛》男主角,获优秀表演奖;1994年参加全区舞蹈比赛,表演男群舞《勒勒车情曲》和双人舞《族魂》均获一等奖;1995年参加广州第三届全国“独、双、三人舞”比赛荣获“中国民间舞优秀表演奖”;1997年饰演大型舞蹈诗《鄂尔多斯情愫》男主角,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其许多艺术理论研究作品先后在艺术类刊物上发表,他的传略已载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