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作贤故居

家乡区县: 肇庆市怀集县

      郑作贤(1898—1928),原名郑作礼,男,1898年出生于怀集坳仔大浪村(九九奇门村)。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被捕,1928年夏在广州车尾炮台中心洲英勇就义,年仅30岁。
郑作贤是一位胸怀大志、追求真理、积极向上的革命青年,是一位英勇不屈、临危不惧、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终身的优秀共产主义战士。“五四”运动期间,郑作贤与邓拔奇、梁一柱、梁需润、陈嗣琰等进步青年,广泛组织中华学生爱国总会怀集分会学生上街游行宣传,响应北京“五四”运动。1921年7月在怀集中学毕业后,郑作贤与邓拔奇一起到上海浦东中学补习英语和数理化。期间经常与邓拔奇、“两广留沪同学会”会长杨文照等阅读《新青年》、《向导》、《劳动界》等进步书刊,讨论中国革命问题,组织 “两广留沪同学会”会员开展进步活动。后来,郑作贤又转回广州读书,并考入了中山大学深造。1924年7月,郑作贤与邓拔奇、梁蕴石、梁钟琛、郑淑鸾、陈嗣琰等怀集籍青年组织成立“怀集留穗同学会”,创办出版《怀集青年》刊物,传播革命真理。并参加以毕磊为会长的“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宣传队,积极投身国民革命。 

郑作贤,1898年出生于大浪村人,1927年在广州读书时参加革命,1928在广州车尾炮台中心洲牺牲。现存郑作贤故居为清末建筑,砖木结构,在传统的岭南民居型制的基础上,融入西式风格装饰,整座建筑典雅别致。

      该故居坐落于有“竹景水色画廊”之称的大浪村绥江岸边半山腰,建于清末年间。故居的正对面是青翠欲滴的翠竹山,山下是波光粼粼、碧波荡漾、景色迷人的绥江河,河两岸郁郁葱葱的厘竹(茶秆竹)林,倒映在河水中如诗如画,使四周环境显得更加恬静和优美。

yu(2014-11-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