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社会,农村婚姻嫁娶礼仪繁杂,隆重有趣。男女结婚,双方都是喜事。
1. 相亲
旧社会,农村男的活动,很少超出村中,女的更是三步不出闺门,加上礼教森严,不敢跟异性人接近,很少有自己择偶机会,大都是由父母包办,托媒相亲。有些地方在男女相亲时,双方约定时间、地点,各由父母或婶娘伴陪着前来,约站在10米地方,由媒人介绍对方特征、服饰,让彼此留心观察。男女双方各自背向走几步,即为证明双方四肢健全。双方还要大声说一句:“亚妈,我们走吧!”表明自己不是聋哑人。接着双方家长就互相送红包道别。而一对青年男女尚未谋面,更谈不上彼此了解的恋爱过程了。
“文定”相亲后,如果男女双方都满意,女家便向男家提出要礼金、礼饼。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决定以后,男方便择日把礼金送到女家中,女方收下,正式答应男方的婚约,这就是“文定”。
2. 匿阁
女子结婚前四、五天,要躲在女屋一角,由姐妹陪着上阁,不让别人看见,这叫做“匿阁” 。
3. 唱哭嫁歌
女子匿阁数天以后,便转回家中匿阁时,要唱哭嫁歌,内容主要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祝福家人和亲人平安、幸福。但亦有的是满腔悲愤痛骂父母的狠心;还有的甚至恶毒大骂情郎做“胡人”、“番贼”,把迎亲的人叫做“胡奸犯境”。
恩平常唱的哭嫁歌是:“为啥不把哥弟嫁出去?偏要把女儿卖出门?”又如:“你(指母亲)这样艰苦把我生了,你这样辛苦把我养大了,你为什么把我嫁了,你为什么把我卖了?”哭嫁歌除了痛骂父母偏心外,还有大骂夫郎的。传说某地有个女子出嫁,一直由女家哭到男家,“担郎”(陪娘的)劝她说:“不要哭了,快到郎家了。”可是那个女子没理劝告,继续哭道:“爽系哭,哭到阎王点着烛;爽系喊,喊到郎君抬上山。”她为什么这样恶毒、狠心?原来旧俗上,据说,骂得越凶,才爱得越切呢!有的女子挺聪明,有问即随心答。一次,有个女子出嫁,哭着路经一间糖寮,那糖寮人说:“这个货头何方人氏,嫁去哪”?她在轿中听了,马上哭道:“热水淋头,嫁六颈,哪个死仔得罪本姑娘?”当时又有小伙子说:“新娘会哭,新郎入木。”新娘听了。异加愤怒地哭骂:“自古有话糖寮狗,狗口吃屎口里臭,你们两个枉鬼,日夜奏,两个蠄蜍,石岩蹲,八个犸骝随山走,劳碌奔波日夜捱到够,哪有时间俾你个死仔风流?”
4. 打阁
女子出嫁之日,姐妹们拾回许多石块,用来对付抢走新娘的人。那时候,双方对峙,如临大敌,往往打得头破血流。传说,恩平某地方因打阁,打到半夜都无法抢走新娘,后来主人急了,即上屋顶拆开瓦片,把石灰粉倒进屋内,结果也无法抢走新娘,甚至造成一幕死人惨剧。
5. 出阁
通过一场打阁战斗,女子被抢出来了,由亚姨背出厅堂,上头婆给她上头,拜祖宗。这时,女子哭得非常悲切,寸肠欲断,痛不欲生,大家也为之伤心落泪,欢乐的厅堂顿时成了哭堂。
6. 坠轿
亚姨把女子背出村前,姐妹们一齐上去把“轿扛”压住,不准轿夫抬走,以示依依不舍之情,这叫做“坠轿”。
7. 上头
新郎在结婚前一大晚上,由上头公(村中多子女的长辈)给新郎上头(梳头和挂红,簪花)。上头公一边梳一边唱着祝福歌:“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夫妻恩爱,四梳儿孙满地。”
8. 踢轿
花轿到了男家村门前,由两个男子陪着新郎来到轿前,新郎用脚把轿门“踢”一下,并说:“好命富贵!”然后由一名亚姨打开轿门,把新娘背起,并由两名妇女撑开纸伞,护送新娘回到新郎家的房间去,这口做“踢轿”。
9. 猜枚、喊霎码
新娘接回房之后,在男家厅堂摆设酒席,请来村中男丁“猜枚、喊霎码”、唱“花笺”,唱“三国”、唱“螃蟹歌”等。凡是对猜,对唱中输了的,就要罚其饮酒;有的饮到酩酊大醉,场面十分热烈。
10. 乱房
思义是有“乱”的色彩,新娘进入新郎的房间之后,接着,开始乱房。这时房间人群挤得满满的,新郎端正地坐在床前正面,新娘对面下跪,并由亚姨陪着。司仪赞礼后,接着他就唱夹房歌,唱词是:“金打酒壶银打链,银壶酌酒似条线,线对线,链对链,莲子开花花结子,结子开花千万年。”随后,参加乱房的宾客你来一首,我来一首,接二连三,不断地,尽情地唱,热闹非常。再次,那班伴郎的又出其招,要新娘解答难题,做各种为难的动作,即使有点“过火”,新娘新郎亦得忍让,使大家高兴。请听下面一段《新娘斗秀才》小插曲:传说,恩平某地有个秀才,名叫彦赞,他有口才,会吟诗作对,所以村中凡有人结婚,必然叫他来乱房的。有一次,乱房的人斗不过新娘,被新娘弄得无法下台,叫彦赞来解围。他一到房中,就对新娘唱道:“新娘呀,我晤怕你横纹兼‘角绝’呀,我一斧可正你木纹两侧裂!”新娘即答道:“彦赞呀彦赞,你有仔没孙亦当闲!”彦赞马上出对联新娘对,联曰:“新娘也新,新郎也新,新郎择上新娘肚,新上又加新!”新娘马上对道:“秀才亦才,棺材亦材,秀才钻入棺材肚,才上又加材!”这样,新娘把他咬得太深了,彦赞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11. 绑新郎
乱房完后,就是绑新郎。乱房的人将新郎两手叉开,紧紧的绑在床上,两手还端着两个装滚水的茶杯,目的是让新娘出来解绑,认识新郎。传说恩平某村因绑新郎时,滚水烫得要命,新郎不断踩脚,但始终不见新娘出来解绑。新郎一气之下,走出南洋,永不回乡,使新娘守空房,终生遗憾。
12. 加冠,打新娘
婚期第二天早上,男家在厅堂摆设长形八仙桌枱,周围坐着看新娘的人,由新郎带着新娘一边行一边点燃腊烛,腊烛未看不准行。新郎要带着新娘绕着桌子一枝枝点燃,再插上摆设好桌面上的萝卜块去,好让亲朋戚友都能清楚地看到新娘,这叫做“加冠”。但有的新郎新娘在“加冠”点腊烛上,演广西记,新郎唱一句,新娘跟着唱一句。若新娘不唱时,围观的人就喝着新郎打新娘,新郎迫于无奈,一纸扇打过去,把新娘打得呜呜直哭。
13. 嫁公鸡
旧社会,恩平侨乡有的男子从小就到国外去谋生,到了当婚年岁,往往希望在家乡娶个媳妇,但回乡却不容易,只好委托父母在家乡物色对象,一旦儿子归来,就举行婚礼完婚。不过常常都会遇到有这种情况,定婚后很久,在海外的男子仍未能如期回乡,而女子定婚后又不宜久居娘家,于是家人就想出用公鸡来代替新郎的办法,先举行婚礼,把新娘娶过去。
婚礼这天,新娘的花轿一到,一妇女就手捧公鸡迎上前去,把新娘引进屋里,新娘与公鸡一道,庄重地跪下,共拜天地和祖先。是晚公鸡被绑在房中,和新娘共渡“良宵”,直到天亮才能将公鸡捧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