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瀚调”艺术

家乡区县: 内蒙古准格尔旗

准格尔旗历史上就是晋北、陕北与蒙南经济文化的交汇之地,万里长城和九曲黄河在此握手,农耕文化怀旅牧文化在此交融,孕育了一朵独具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奇葩“漫瀚调”。正如这句经典的“漫瀚调”所唱;“准格尔是晋陕蒙的三交界,漫瀚调是蒙汉人民的牵魂线。”

清顺治六年(1649年)准格尔设为鄂尔多斯左翼前旗后,清政府逐步实行“移民实边,开放蒙荒”政策,到18世纪初,随着晋陕大批农耕者的迁人,全旗形成了放牧与农耕相结合的混合经济形态,蒙汉杂居,农牧兼营。原始的蒙古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与晋陕周边的山曲、信天游等民间艺术相互渗透,破突了蒙汉民族之间的语言习俗的障碍,成为生产生活中相互交流的重要工具,蒙古草原的牧歌与黄土高坡的山曲水乳交融,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漫瀚调”。

“漫瀚调”旋律主要源自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歌曲和山西、陕西一带的山曲、小调、歌词大多是用准格尔乡音土语,依西北地区民歌爬山调或信天游的格式即兴编成。三百多年来,它从山乡的田间地头诞生,一直唱到国家的艺术殿堂,成为准格尔人对外交往的文化口牌和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漫瀚调”艺术人才英雄辈出,涌现出千斗林、张美荣、奇附林、王金娥、韩丽等大批优秀歌手;“漫瀚调”演唱群体不断壮大,不仅本旗男发老少能出口成曲,信口哼唱,而且在晋陕蒙周边也广为流传;“漫瀚调”社会影响与日俱增,准格尔旗自1997年起,每三年举办一届“漫瀚调”艺术节,至今已办成功举四届艺术盛会。

准格尔旗也因此名扬华夏。1995年,准格尔旗被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命名为“漫瀚调”艺术之乡,1996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5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2008年,漫瀚调进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LJ1123(2014-11-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