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贤山道观位于广阳镇北五公里许的三贤山山顶,又称三贤山金顶。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三贤山金顶作为道教圣地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
一道道连绵起伏的伏牛山峦中,有一座山像是一位巨人面南靠北端坐着。它的主峰由三个山峰组成,中间的主峰最高,海拔五百五十三米,山势峭拔,突兀峥嵘,就像一个人头,左右两峰犹如两个肩膀,整座山似一个儒雅贤人端坐,乃中州道教圣地一一三贤山。山顶隐约可见的道观,即是三贤山道观。又称三贤山金顶。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三贤山金顶作为道教圣地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
据记载,三贤山,古称广武山,因山为三尖形,所以也叫三尖山,世代黎民百姓在此祭拜尧舜禹。
“三贤山”山名则为汉光武帝刘秀所赐。相传刘秀起兵南阳,曾被王莽军队追至三尖山下,筋疲力尽,正在危急时刻,被在此修道的魏伯阳、燕子龄、闫子奇鼎力相救,得以脱险。光武帝刘秀成就霸业后,为感谢三位隐士救命之恩,于公元三十九年(时东汉光武帝十五年)改三尖山为三贤山,建三贤山道观。封三道人为"三贤"。,每年三月三起庙会三天,以其收禄供养三贤修炼终身,白此,三贤山道观便晓喻天下,香火大盛。
据《方城民俗志》记载:清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时,往返皆莅临三贤山,临山览胜,触景生情,欣然为其题对:“出南顶越万峰唯悦此山,还西淮居三贤独乐天下”,横批是“伏牛圣观”。对联抒发了一代帝王对三贤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拨重金修葺三贤山道观,且刻联树碑立于观前。清道光、咸丰年间官府曾多次修缮,此后三贤山名声日益远播,成为豫南著名的道家圣地。
梧桐子首页:http://www.wutongzi.com/uc/33024566.html
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bx20124170454
微博首页::http://weibo.com/u/2955433543
博客首页:http://blog.sina.com.cn/u/295543354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