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奚若 - 人物评价
早年与张奚若同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的金岳霖先生,在自己晚年写的《回忆录》中说道:“张奚若这个人,王蒂瀓(周培源夫人)曾说过:‘完全是四方的,我同意这个说法。’四方形的角很尖,碰上了角,当然是很不好受的。可是,这个四方形的四边是非常之广泛,又非常之和蔼可亲的。同时,他既是一个外洋留学生,又是一个保存了中国风格的学者。”金先生的这番话贴切地概括了自己“最老的朋友”。
陈岱孙评价张奚若是一个“合志士与学者于一身的人物”。《张奚若文集》中所收集的发表于 1927年-1946年的文章,很大一部分属于“时评”和“政论”,集中表达了他关心国运、鞭挞腐朽的强烈心情,和不畏强权、不顾一身安危的非凡勇气。
法学家王铁崖回忆1931年读张奚若《法国人权宣言的来源问题》一文时的感受说,“那真是一篇罕见的好文章”,即使时隔几十年之后,其价值仍然十分珍贵。
虽然在他的一生中,专职做大学教授的时间并不太长,但他的教学获得了学生和同事的极高评价。身为政治学系主任,每逢学期开始,他都亲自指导学生选课,并在每个学生选完课的表格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上课时,他头戴礼帽,架一副宽黑边眼镜,手持拐杖,给人的印象是:严肃乐观,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