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流行的歇后语

家乡区县: 南充阆中市

      歇后语属“言子”的范畴,即说话只说半截,留下半截让人去猜,多用谐音、谐意的方式,故又称“迷语言子”。阆中人与整个四川一样,说话爱“展言子”,时常带几句谚语,歇后语,信手拈来,增添了极好的效果。特别是讲歇后语,既趣味横生,诙谐好笑,又喻意贴切,增强了语言的幽默感。境内流行的歇后语大多为各地通行,但因地区差异,喻意相同的歇后语,各地语言表述亦有不同。同时,还有部分地方特例的歇后语,只在一定区域内流行。歇后语主要以人们熟知的人、事、物进行比喻.

【以人喻事】

 两个哑巴一头睡——莫法谈闲。

 三花脸的鼻子——看白了。

 小娃娃儿爬楼梯——上下都难。

 孔夫子的弟子——贤(闲)人。

 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外公死独儿——莫舅(救)。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

 哑巴吃汤圆——心中有数。

 哑巴打官司——有理难言。

 歪嘴照镜子——当面丢丑.

【以事喻事】

三伏天穿皮袄——不是(识)时候。

 三十晚上看历书——没有日子了。

三十晚上的月亮——哪里看得见。

 三张纸画个人头——好大的脸面。

四两棉花——弹(谈)不上。

 十五只桶打水——七上八下。

 腊月三十催年猪——来不及了。

半天云里吹唢呐——还在啦里啦(差得远)。

 半天云里挂口袋——装风(疯)。

 半天云里挂马灯——高明。

 石板上栽葱——扎不下根。

【以物喻事】

一坛子萝卜——抓不到姜(缰)。

 一挑沙锅滚下岩——没有一个好的。

一丈二尺高的灯台——照得到别人,照不到自己。

 二郎神的兵器——两面三刀。

三尺长的梯——搭不上檐(言)。

三月间的樱桃——红透了。

十月间的桑叶——没有人采(睬)。

 木偶下水——浮在面上。

 电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掸)子。

 木偶跳舞——幕后有人操纵。

我的能力秀 http://wm23.cn/zhenghong 我的梧桐子 http://www.wutongzi.com/uc/76225009.html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5127347283

 

子意(2014-11-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