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村发展

家乡区县: 广州市番禺区

随着商品经济日益发展,“三高”农业异军突起。1991年有上规模的种养专业户120户,从业人员438人,投资金额728万元;1993年增加到154户,从业人员1242人,投资总额达21919万元。其中优质水果4235亩,蔬菜1715亩,花卉苗圃580亩,三鸟5498万只,珍禽6218万只,优质水产养殖27888亩。如汉溪,根据自己“五山一田”的实际情况,早在1988年便开始利用荒坡种水果、养三鸟、挖塘养鱼,实现年产值1108万元,纯利415万元,比开发前增347万元。
80年代后期,韦涌、大洲、屏山等地苦心经营花木者众,还有不少养殖鳗鱼、生鱼、塘虱等优质水产,或综合利用、种养兼容而饲养雉鸡、獭兔等珍贵禽畜。1991年全镇在农业上投入资金351万元,农业产值5640万元。

丘陵岗地盛产的红苗萝卜,加工成甘香爽脆的“萝卜口”后,销往中山、石歧、江门、四会等地。谢村有乌榄集市,榄肉可加工成佐膳的“榄豉”,也可榨成榄油,榄仁产量也多。谢村黄姜经加工可作药用,并可作天然色素及化工原料,远销海外。以上土特产因种种原因,至50~70年代先后衰落。1956年创办农副产品加工厂,生产油榄角、萝卜丝、菜干、南乳、腐乳,1975年转产饼食、鱼皮花生、咸(脆)干花生、贺年糖果、红(黑)瓜子以及生油等产品。同时,一些生产队也有小型“土榨”代社员加工生油。屏山则以猪皮、猪油加工业较为兴旺。80年代,农副产品加工制作扩展到家庭,并由季节性转为常年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贺年糖果、瓜子、咸脆花生等加工也应运而生,并且畅销全中国。被誉为“生油王国”的石壁,油厂星罗棋布,最大型的个体油厂拥有13条榨槽,每条榨槽每天(8小时)运作可榨油200公斤。1987年镇内有加工厂30多间,进入90年代增至100间。

zhouCJ(2014-11-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