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人是往外跑,现在人是往里跑。”67岁的乌镇西栅景区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沈宪清说起镇上即将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如是告诉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记者近日走访在这座江南小镇上居住、工作的人,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之前,他们为它做着怎样的努力,或者保持着怎样的恒常……除了那些俯拾即是的互联网元素与分享精神,人与人之间的深度包容和紧密联络已嵌入了乌镇的文化氤氲中
船夫5年前开始练英语
“没关系,Never mind,是我的错,My fault……”“嘴巴甜一点,脑筋活一点,效率高一点,做事多一点,理由少一点,肚量大一点,说话轻一点,脾气小一点,微笑露一点,服务好一点。”乌镇西栅的船夫们每天早上九点前会练习常用英语,然后大声跟读这些服务细则。
除此之外,他们会分组聚合在一起,用两颊肌肉顶住一支筷子练习微笑,“2011年开始微笑服务,一直都有。”老船夫笑着说。
负责培训的人士告诉澎湃新闻,2009年就开始让船夫练习英语了,互联网大会来了再准备肯定来不及。
民宿房东一切如常
互联网大会组委会相关人士告诉澎湃新闻,一部分VIP嘉宾将选择入住乌镇民宿,古色古香,邻水而居。
乌镇的民宿模式比较特别,由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统一修缮管理,只能通过其官网进行预定。民宿的一楼都会有一户乌镇返迁居民提供餐饮,民宿打扫等服务。
澎湃新闻一早走访了一间西栅大街上的民宿,张阿姨还是像日常一样给住客准备早餐,“晚上11点前我还是会等客人回来的,之后他们只能自己开门进来啦。”
梧桐子家乡区县专题页面:http://www.wutongzi.com/uc/74940917.html
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m23.cn/fanyifei
)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