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丰收,生于1956年2月23日,陕西省大荔县人。198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史丰收长年致力于推广以他名字命名的速算法,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知名度,亦被列为中国的数学奇才。史丰收速算法的计算速度甚至比计算器还快,1990年由国家正式命名,现已编入中国大陆九年制义务教育《现代小学数学》教材和马来西亚国家正规教材。2009年9月29日,史丰收因心脏病发作在北京逝世,享年53岁。
史丰收,男(1956—2009),籍贯陕西,曾任史丰收速算法国际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享誉世界的“史丰收速算法”创始人。1980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1991年5月,史丰收速算法国际研究与培训中心在深圳成立。
曾任职
198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曾任史丰收速算法国际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史丰收速算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八、九届委员、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国际速算发明家史丰收教授。
史丰收生平
早期经历
史丰收母亲是虔诚基督徒,父亲是医生。他们具有勤劳俭朴、善良为人的品德。父母对子女教育要求非常严格,从小要求他们爱祖国,为人民做好事。1967年,11岁的史丰收正式提出速算法的课题。母亲的期望无时不激励着他树立为国争光、刻苦钻研、立志成才的理想。
1967年,11岁的史丰收正式提出速算法的课题。母亲的期望无时刻不激励着他树立为国争光、刻苦钻研、立志成才的理想。由于当时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学校被迫停课,于是他无法上学读书,便在家里埋头钻研速算法,有限的练习纸用完了,由于家庭贫困买不起纸和笔,他便在墙壁上练,用木棒在地上坚持练,甚至在被单上、自己身上、手背上都写满数字,被别人误认为“疯子”。功不负苦心人,史丰收终于在1970年成功发明了速算法。
梦圆科大
1972年,史丰收在西北大学附中学习其间,鉴于他的优异成绩,北京大学决定破格录取他入学,但由于当时正处在“上山下乡”的年代,北京大学的申请未获批准。史丰收高中毕业后,又值“四人帮”掀起“反击右倾翻案风”,他被认定为“修正主义的苗子” 受到批判,不得不离开省城回到家乡,史丰收处于极度悲愤之中。1977年恢复高考,史丰收高兴地参加了高考,却因准备不充分未被录取,再一次受到挫折。
1978年1月,史丰收决定进京毛遂自荐,农历大年初四踏上了进京的列车。在北京,史丰收受到了中国科学院教育局的热情接待,他的速算法也受到了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学者的肯定。经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国科学院院长方毅批示,中国科技大学破格录取史丰收为数学系学生。在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杨海波特意委派一位讲师与史丰收住在一起,给予重点培养。杨海波还经常亲自对史丰收谆谆教诲。在中国科技大学期间,史丰收学习了马克劳林级数,解决了对数和任意三角函数的速算问题。
1978年,史丰收被破格录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学习,同年任安徽省青联副主席;他还曾任过第七届全国青联委员,第八届、第九届全国青联常委,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史丰收还曾任“丰收速算法”国际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史丰收速算法”研究所所长、中国发明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