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晨景

家乡区县: 陕西省泾阳县

3月29日,东方刚泛鱼肚白,我照例散步,至泾河,河水较前几天,小了,清了,从桥上可看到河底的石头。一种鸟,锁叔称之曰“碎鱼鹰”,音色不怎么样,声大,唱的是ruabo,节奏很快,有点声嘶力竭的呐喊。我想,陕西鸟,叫的都是秦腔!这边那边应和着,好像在乞求什么似的。让人惊叹的是第二天周日却是另一番景象——零星春雨下,桥南桥北、河东河西的立体舞台上正在上演鸟的歌舞嘉年华。河面几丈高处群舞呀,来回的飞,盘旋地飞,快速地飞,忙碌地飞,边叫边飞,时而高飞,时而贴着水面飞,反正各飞各的。个别累了,停在石头上小憩一会,你手一摇,一吆喝,又飞起来了。

呱——呱——,这是老鸹的歌声,可惜只有一句。短促,像男中音,深沉而洪亮。只闻其声,不见其影。与碎鱼鹰的演唱形成鲜明的对比。岸边的麻雀也叽叽喳喳,热闹非凡,这里是鸟的世界。

这时,我也会被感染,站在桥上,面向泾河呐喊,“泾——河——我——来——了!”“你——好——吗——”,顿觉神清气爽。

太阳跳出来了,白太阳,像个小盘子。可能是天气的原因,不像平日里大锅盔似的红太阳。河面上还有水鸭在游动,体积很小,很灵活,时飞时游,突然间张开翅膀扑棱棱,脚贴水面划过去,轻功不错嘛!

路两边,柳树的嫩芽,一不留神就冒出来了,似乎憋屈了一冬,春风刚打开门窗,就迫不及待跳出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伸伸懒腰,做个早操。有的柳树梳了很多细细的辫子,摆动着,显摆着——实在妩媚极了。

杨树,一个挨着一个,站成一排,仿佛要接受检阅是的一动也不动,规规矩矩,不敢违反纪律。

河对岸的桃花也开了,火红火红的一大片,似乎燃烧起来了!

泾河湿地,水中芦苇,干枯的直立着,叫醒儿孙们,快快长吧。旱地上的芦苇,一个个像要马上发射的火箭,跃跃欲飞试比高。

钓鱼爱好者,早就到了,在废弃的鱼池周边安营扎寨,有站着的,有坐着的,有吃干粮的,但眼光总是注视着水面,好像是被按了搜索键,搜寻者。偶尔听到青蛙的叫声。我好奇的问一句,鱼好钓不?答曰,时好时坏,往往十天里只有两天,鱼似乎都饿了,好钓。其余几天最多一两条。又问,鱼有多大?说有一斤多大。我很羡慕垂钓者有闲,更有耐心静心,坐得住,乐在其中。

太阳已经老高了,很温暖。返回的路上,车来车往,尤其是那些骑着电摩打工者忙碌的身影最多。有七八个骑着山地车的老人经过,肯定是自发组织的驴友吧,想必他们寻找自己丢失的春天。

边走边陷入了沉思。泾河告诉你,东流之水一去不复返了;太阳告诉你,时间的车轮不会后退;树木告诉你,年年岁岁木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是的,回想自己,在大变革的时代,应该做点什么,才不负大好春光。我盘算了一下,充满了信心,加快了脚步。

夕、颜(2014-04-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