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县梨木台四

家乡区县: 天津市蓟县

梨木台原名梨木安台。寓意为平安之意。它坐落于深山峡谷之中,是山谷中唯一的一块平台,在其周围生长了许多酸梨树,由于过去民间缺医少药,生活在附近的百姓常采摘周边的酸梨用于治疗咳嗽、感冒、头痛、发热等疾病。据康熙年间,县令张朝宗所书《蓟州志》记载:“康熙十八年,曾发生大地震,次年春瘟疫盛行,死亡人畜无数……,而久居梨木安台周边的百姓却无一沾染疾病”,这一奇事被地方官员上报给了朝廷,于是康熙黄帝便下旨太医院彻查此事,经查太医们发现生活在梨木安台附近的居民常年食用酸梨的缘故(酸梨具有抗沾染,抗病毒、抗感冒的作用),百姓才逃过此劫,康熙黄帝听后大悦,便把酸梨御赐为“安梨”,取其平安、安康之意。因此康熙皇帝把“安”字御赐给了酸梨,于是“梨木安台”更名为“梨木台”,现沿用至今。

 

康熙御封黄碟子
传说梨木台景区境内黄乜子村,原来并不叫黄乜子,而是叫黄碟子。有趣的是这一称谓还是大清朝康熙皇帝亲口御封的呢。
据传,大清年间黄乜子还没成村,只零散住着几户人家。那一年,康熙皇帝微服私访路过这里。时值仲夏,但见这山中林木茂密,溪水潺潺,鸟语花香,景致非常优美。康熙皇帝漫步山中,流连忘返。不知不觉大半天过去,感觉又累又饿,随身侍从见此,赶紧张罗着找饭店、酒肆。想那深山野岭之中,连住户都少见,哪有开店的呀。也是该着有这一段子,侍从们正着急呢,就看见半山腰有一户人家,于是紧赶几步,上去敲门。
这户人家姓卢,家境还算殷实。山里人都实在,而且热情好客。所以康熙和侍从们进院后,卢家老少见他们风尘仆仆,必是远道而来。立刻张罗着刷锅腾灶,抱柴烧火做饭。那年月山里没啥特别的好酒好菜,可是招待客人绝对诚心诚意。一家子把那些准备留着过年过节吃的山珍野味都倒腾了出来,煎炒烹炸很是丰盛。此外,为表敬意,卢家还找出平时不舍得用的黄碟子给客人上菜。为啥是黄碟子呢?因为那时候山里物资流通不是那么方便,人们吃饭盛菜用的碟子、碗都是自己用土窑烧制的,没花没朵儿,颜色就是那种土黄色。可就是这土窑烧的黄碟子到了康熙皇帝眼里竟成了稀罕物儿。想那皇帝见惯了金杯玉盏,一定是觉得这黄碟子挺新鲜的,再加上一桌子的山菜野味儿,都是皇宫里见不到吃不着的。所以,康熙皇帝这一顿饭吃得挺美,连声感叹:“饭香味儿美,这盛菜的盘子不亚于宫中的皇碟子。”
那年头,皇帝都是金口玉言,所以从那以后这里就叫了黄碟子。后来,老百姓口口相传变了味儿,根据谐音就成了黄乜子,直到如

登天缝藏书
梨木台景区内的一线天:“登天缝”,地质学家又称一线天裂隙陡崖。这道裂缝直上直下,似乎与地面垂直。如果沿着缝隙向上攀爬,仰望天空一线,沿壁似墙,直插云霄,犹如登天,故称登天缝。它的形成是由于平缓垒叠陡立的石英砂岩被垂直地层走向的大裂隙切割,使巨大岩块裂开,但两侧岩石尚未错位,这种一线天险景,是地壳张性动力显示出的绝大威力。
可是,你知道吗?就在这登天缝里还隐藏着一本神秘天书呢。
相传,很久以前,八个志同道合的凡人在距此不远的八仙山上得道成仙,被玉皇大帝邀上天庭,过起了神仙的日子。他们的成仙让凡间不少凡夫俗子非常羡慕并纷纷效仿,后来连隐居深山的妖魔鬼怪也开始眼红,苦修苦练巴望有朝一日能够得道成仙。可妖精就是妖精,总是野性难改,所以很难成仙的。有一年,在我们这座山上,一个千年蜈蚣精就做起了成仙梦。可它又不肯像八仙那样潜心悟道,苦苦修身养性,而是弯着心眼子找那歪门邪道儿。
说的是那一天,八仙下界云游至此。老哥几个故地重游,非常兴奋,围着八仙桌子开怀畅饮,不一会儿就都有了醉意。几位神仙借着酒劲儿互相切磋武艺,展示各自的宝贝,那气氛是相当的热闹。没成想几位神仙聚会把那隐身在桌子底下睡觉的蜈蚣精闹醒了。蜈蚣精在桌子底下伸个懒腰,听听外面的动静。开始还以为是附近山民闲着没事儿在石头桌子上把酒寻欢呢,细一听知道是八仙来了。心里立刻兴奋起来:这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哇。正想找这几位神仙取取经,套套近乎儿,求个成仙之道呢,没想他们竟送上门儿来了。这么想着,越发地高兴,赶紧揉揉眼,伸伸腿儿,‘哧溜’从石缝儿里面钻了出来。可惜它终归晚了一步。出了石缝到外面一看,那八位神仙酒足饭饱之后已经脚踏祥云升上天庭了。
错失了这么好的机会,蜈蚣精后悔不迭,懊恼地围着八仙桌子转磨磨儿。转着转着它忽然眼前一亮:原来那桌子上撂着一本书。一定是那几个神仙丢的,这可是天书哇!念过天书铁定就能成仙啦。蜈蚣精激动地一把抓起那本书,俩眼贼亮地盯着书上的字,可盯了半天一个字都不认得,有书不会看这不跟没有一样吗。蜈蚣精沮丧地把书扔回桌子上,刚要钻回石缝接着睡觉。转念一琢磨又觉不对劲儿,我不认识字可以找老师啊,人间那么多秀才找他们教教不就行了。于是,伸手把书抓起来藏进怀里。
就在这时候,八仙又回来了。原来这书是八仙之中的曹国舅落在这儿的,曹国舅走到半路发现掖在怀里的天书不见了,赶紧返回来找。蜈蚣精见八仙回来了,知道他们是来找书的,掉头想溜,被眼疾手快的蓝采和一把揪住脖颈。曹国舅温和地问他看没看见桌子上有一本书。蜈蚣精挣脱蓝采和,狡辩说没看见。脾气暴躁的铁拐李一眼就看出那蜈蚣精怀里鼓鼓囊囊,书肯定被他拿了。拿了人家东西还刚不认证,太不是个东西了。铁拐李一下子就被惹恼了,抡起铁拐就向那蜈蚣精砸过去。想那蜈蚣精毕竟活了一千年,多少也是有道行的,见铁拐李动了真格儿的,不敢怠慢,立刻拿出看家的本事跟铁拐李斗了起来。
一仙一怪,你来我往在山里打起来,翻过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渐渐地蜈蚣精就招架不住了,当来到又一座高山上时,蜈蚣精摇身一变现出原形,趁铁拐李不注意,‘哧溜’钻进一道石缝中再也不出来了。找不到蜈蚣精,拿不回天书,铁拐李越发气恼,把铁拐抡圆喽冲着那山头‘哐当’就是一下子。只听山崩地裂一声巨响,接着又是一声瘆人的惨叫。蜈蚣精被砸扁了,那山也随之裂开了直竖竖一道大缝,天书恰好就嵌在了缝中,八仙怎么抠也没抠出来,只好留待后人去赏读了。就是现在,远远望去,登天缝中那部天书仍然嵌在崖壁上,天书上的文字亦清晰可辨,但究竟写的是啥,还没有人能够读的懂,看来只有等八仙来解读了。

宋坪芳(2014-11-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