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经济第三动力!!!
皮毛裘革行业:裘革手套、制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轻工纺织、金属制品等五大特色行业,共有摊点6573家,从业人员4.8万人。裘革手套行业,年产手套2000万副,以河北兆鑫裘革制品有限公司等30多家规模企业为龙头,吸引周边6000多加工户集团经营,以“梦思”牌为主的产品主要销往俄罗斯、东欧、南韩等地,占据俄罗斯当地70%的市场。以衡荣制线公司涤纶缝纫线为主的轻工纺织产品,销往美欧、中东、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小帆布加工企业100余家,已初具地方纺织特色。
制动材料行业:制动材料行业共有企业42家,从业人员4000余人,主要产品为刹车片、刹车蹄制动器总成等制动零部件。以“星月”牌刹车片为主的制动器材行业、生产厂家数量占全国的1/10强,年产机动车制动蹄片及总成4300万套,与国内一汽、天汽等十余家重点汽车厂家配套,并销往美国、英国等国家。知名企业有星月制动材料公司、正大摩擦材料公司、北方刹车片有限公司、众诚摩擦材料公司等。兴华公司的列车复合材料整体卫生间系列产品,占据全国铁路系统50%的市场份额,与法国博德公司合作生产玻璃钢新型复合材料自动门广泛应用于沃尔沃大巴车,西门子公司的地铁列车等。正与丹麦株丕特公司合作生产风力发电机配件。
故城县摩擦制动材料协会是县委、县政府提出,各企业自愿参加,于2003年12月25日成立的,参加企业单位23个,其中生产刹车片企业20个,生产刹车蹄企业3个。
制动摩擦材料行业主要以郑口镇、青罕镇为基础,工商部门登记取得全国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21家(全国发放生产许可证200家)占全国企业数10%以上,企业总注册资本达4000万元,从业人员近万人,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打入国际市场,200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亿元,销售收入2.8亿元(其中国际贸易1亿元)与20个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工业增加值近亿元,税金466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总量的6.1%、6.2%、6.1%、7.8%。
有较大规模的企业有11家,这些企业技术力量雄厚,社会声誉很好,如星月公司的星月牌刹车片取得省优质产品称号,北方公司的丙胜牌刹车片取得市名牌产品。
协会理事会结合实际提出2004年工作目标,其中一是树立本行业快发展、大发展的意识,力争年底在销售收入和纳税上分别增加35%、20%;二是组织参加2个外展会在本县举办一次全省范围的汽车配件产品展销会;三是提高产品质量,实施名牌战略,力争在2004年本行业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达到省级2个、市级2个,利用名牌效应争取市场;四是对会员企业厂长、经理的学习培训,研讨班提高生产经营者的素质,开阔视野,解放思想,转变发展理念,力促企业有一个质的发展。
玻璃钢行业:共有企业50家,从业人员5000余人,主要产品为风机、制冷设备、尼龙轴承衬板等。兴华公司的刹车复合材料整体卫生间系列产品占据全国铁路系统50%的市场份额,与德国博德公司合作生产玻璃钢新型复合材料自动门,广泛用于沃尔沃大巴车、西门子公司的地铁列车等,与丹麦株丕特公司合作生产风力发电机配件。
金属制品行业:共有企业65家,摊点300余家,从业人员6000余人。以“金宝”牌钢丝绳,“昭藤”牌园林工具为主的金属制品销往阿联酋、日本、德国等地。河北同心风机配件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生产风机关键部件(轴承座)的专业单位,为《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风机分会》会员单位,为配件行业唯一一家入会企业。
棉纺棉织行业:棉纺棉织行业共有企业78家摊点300余家,从业人员5000余人,以衡荣制线公司涤纶缝纫线为主的轻工纺织产品,销往欧美、中东、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小帆布加工已初具地方纺织特色。
劳务输出
故城县是劳务输出基地县,全县内派劳务达到5万人,外派劳务输出已达2800多人次。境外劳务输出村50多个,常年境外务工人员1500多人,年收入近2亿元人民币。外派劳务市场已拓展到日本、韩国、新加坡、沙特、塞班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成为河北省外派劳务基地县,2005年成为河北唯一一家由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确认的对外劳务合作行业外派劳务基地。
故城县劳动力资源呈现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工种比较全面,有机械加工、建筑、缝纫、铸造、食品加工、畜产品加工等30多个工种。二是素质较高。具有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8.3万人,占劳动力总人数的41.5%,有一技之长的人员有12.2万。劳动力资源丰富,技术劳动力比重较大,对外劳务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做大做强劳务输出产业作为促农增收、富民强县的一项战略举措来抓,将外派劳务归口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局管理。2004年,县委、县政府本着要即做大又要做强,要有规模,要上档次的工作思路,投资60万元,建设了外派劳务大厅,成立了外派劳务服务中心,为外派劳务提供便捷、规范、优质的一条龙服务。
县委、县政府坚持做好培训基地建设。依托县职教中心,建立了对外劳务输出培训基地。投入资金560万元,建立了工民建技术实训场、多语种语音教室、电化教室、日本风格民情居住演示室,开设了建设、机械加工、电子、食品加工等多个
专业工种的技能培训,由初期单一建筑劳务逐步扩展到缝纫、针织、厨师、焊接、食品加工、渔业、机械、电子操作等30多个工种,到目前为止,共培训12批,2200余人次,经培训的出国劳务(研修)人员达700余人。
我的主页:http://abc.wm23.com/DHF19930706
梧桐子家乡:http://www.wutongzi.com/kan/hebei/hengshui_gucheng.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